買賣新房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開發商和售樓部不愿意告訴你的“潛規則”。開發商和售樓部企圖通過隱瞞這些不為人知的事實,來蒙蔽購房者。而對于購房者來說,打破這些“潛規則”,則是避免買房陷阱的重要內容。
1、其實售樓部和開發商可能不是一伙人
現在開發商常常把項目的銷售任務委托給代理公司。代理公司根據項目的優劣勢制定銷售策略,然后通過售房獲取 。看起來這對購房者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
但是代理商為了賣掉房子,常常會夸大項目的,并且對購房者做出一些并不能實現的承諾。比如,模糊距離的概念,明明很遠的地方也會說驅車僅10min之類的。
而且因為房屋的質量等問題而需要維權時,你去售樓部找代理商也沒有用,因為他們只是負責賣房的,質量問題是開發商負責的事。
2、可能僧多粥少,承諾并不可靠
很多項目來源于它的稀缺,買房前承諾必定可以入讀。但是現實卻是限制的,而且往往都是有著許多隱形門檻。
開發商的措辭常常用得巧妙,一方面樓盤的確有按照統一劃分、符合內的入讀條件便可入讀,此為地產之一。開發商出資“基金”,與意向的資源的,但是有指標、年限的限制,卻沒有如實告知買房者,終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時自然無法兌現當初的承諾,抽簽方式更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無法讓急切需要的家長業主們信服。有開發商愿意寫入合同內,消費者也無法合法維權。
3、贈送面積其實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買房送超大飄窗, ,低層送超大花園等等宣傳用語,讓購房者心動不已。但是開發商會吃虧嗎?明顯不會。實際上,這些帶有贈送房子的單價往往比沒有贈送的同類房子要高。看起來是白饒,但總價卻是高了。
尤其是1樓或頂樓的花園或天臺贈送面積,實際上在物權法中是歸業主共有,開發商通常不會寫入合同,一旦產生糾紛,恐怕高位接盤的業主“賠了夫人又折兵”。
類似這樣的買房潛規則其實還有很多,買房本來就是和開發商之間的博弈,對于購房者來說,了解更多的購房知識才不會在這場對決中落了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