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到底有什么區(qū)別?首先我們來看看什么事等額本金,什么又是等額本息。
等額本金是指一種貸款的還款方式,是在還款期內(nèi)把貸款數(shù)總額等分,每月償還同等數(shù)額的本金和剩余貸款在該月所產(chǎn)生的利息,這樣由于每月的還款本金額固定,而利息越來越少,借款人起初還款壓力較大,但是隨時間的推移每月還款數(shù)也越來越少。
等額本金計算方法
也便于根據(jù)自己的收入情況,確定還貸能力。
此種還款模式支出的總和相對于等額本息利息可能有所減少,但剛開始時還款壓力較大。
如果用于房貸,此種方法比較適合工作正處于高峰階段的人,或者是即將退休的人。
等額本金貸款計算公式:
每月還款金額= (貸款本金/ 還款月數(shù))+(本金 — 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每月利率
小額貸款且利率較低時:
舉例說明:貸款12萬元,年利率4.86%,還款年限10年;
等額本息:10年后還款151750.84元,總利息31750.84元;
等額本金:10年后還款149403.00元,總利息29403.00元;
兩者差額:2347.84元/10年,一年才差235元。
舉例說明:貸款12萬元,年利率4.86%,還款年限20年;
等額本息:20年后還款187846.98元,總利息67846.98元;
等額本金:20年后還款178563.00元,總利息58563.00元;
兩者差額:9283.98元/20年,一年才差465元。
等額本息是指一種購房貸款的還款方式,是在還款期內(nèi),每月償還同等數(shù)額的貸款(包括本金和利息),和等額本金是不一樣的概念。
等額本息計算方法
每月還款額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shù)]÷[(1+月利率)^還款月數(shù)-1]
下面舉例說明等額本息還款法,
假定借款人從銀行獲得一筆20萬元的個人住房貸款,貸款期限20年,貸款年利率4.2%,每月還本付息。按照上述公式計算,每月應償還本息和為1233.14元。
上述結(jié)果只給出了每月應付的本息和,因此需要對這個本息和進行分解。仍以上例為基礎,一個月為一期,第一期貸款余額20萬元,應支付利息700元(200000×4.2%/12),支付本金533.14元,仍欠銀行貸款199466.86元;第二期應支付利息(199515.67×4.2%/12)元。
兩者對比
等額本息是在還款期內(nèi),每月償還同等數(shù)額的貸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每月還款金額= [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shù)]÷[(1+月利率)^還款月數(shù)-1]
等額本息還款法特點:等額本息還款法本金逐月遞增,利息逐月遞減,月還款數(shù)不變;相對于等額本金還款法的劣勢在于支出利息較多,還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隨本金逐漸返還供款中本金比重增加。但該方法每月的還款額固定,可以有計劃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個家庭根據(jù)自己的收入情況,確定還貸能力。
等額本金還款法特點:等額本金還款法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遞減,月還款數(shù)遞減;由于每月的還款本金額固定,而利息越來越少,貸款人起初還款壓力較大,但是隨時間的推移每月還款數(shù)也越來越少。
二者相比,在貸款期限、金額和利率相同的情況下,在還款初期,等額本金還款方式每月歸還的金額要大于等額本息,但在后期每月歸還的金額要小于等額本息。即按照整個還款期計算,等額本金還款方式會節(jié)省貸款利息的支出。
總體來講,等額本金還款方式適合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能承擔前期較大還款壓力,且有提前還款計劃的借款人。等額本息還款方式因每月歸還相同的款項,方便安排收支,適合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前期還款投入過大,收入處于較穩(wěn)定狀態(tài)的借款人。
兩種還款方法比較,終到期算,等額本息比等額本金要多付出可觀利息。
現(xiàn)在我們是不是有了直觀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