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過購房貸款買房時,貸款申請需要填寫《住房貸款申請表》,評定申請人的個人信用狀況,然后再根據評定結果做出貸或不貸、貸多貸少的決定。因此,想要順利申請到住房貸款,購房者需提前了解銀行是如何評定貸款者的信用標準的。
五類指標量化個人信用
對于申請住房貸款者,銀行主要依據五大類綜合指標項目進行定量打分,并通過實際分值來評價個人信用等級。
一是自然狀況類:包括年齡、戶籍、家庭結構、學歷、職業、職務、工作時間、住房狀況八類項目。雖然銀行要求房屋貸款申請人的年齡在18-65周歲即可,但受銀行歡迎的為年齡在25-40周歲的申請人,其次為18-25周歲或40-50周歲;在房貸審核的個人信用評級體系中文化程度一項相對比較簡單,各銀行均為學歷越高越好; 申請人的職業是個人信用評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比較復雜的審核標準,除了公務員、教師、醫生、律師、注冊會計師等傳統佳職業之外,銀行在審核房貸時對企業主和職業經理人的評分也是高的;而一些競爭比較強的行業如金融供電等行業也很受歡迎。
二是清償能力類:包括家庭年收入、家庭凈收入、家庭金融資產、其他資產四類項目。
三是保障能力類: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住房公積金四類項目。
四是與銀行關系類:包括良好信用記錄、儲蓄存款/貸款兩類項目。
五是減分項目類:包括不良信用記錄、調查核實狀況兩類項目。這五類指標基本涵蓋了申請人的各個方面,其中有些指標如家庭年收入、職務、與銀行關系等對能否取得住房貸款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申請時還有“六項注意”
第一,申請人須詳細填寫《住房貸款申請表》中的各項資料,并確保其真實性。銀行一般會依據約20%的比例進行隨機性調查,一旦某項數據存在虛假,將會直接影響銀行對個人的評價。
第二,申請人的職業是重要的問題,也是銀行對個人狀況的一個總體認識。而其中受認可的是政府公職人員、管理、金融、航空運輸、郵電通訊、律師和會計師,失業人員在申請住房貸款時難度很大。
第三,個人年收入情況是衡量貸款與否的關鍵,但是對于收入情況,很多銀行并不要求申請人出具有效的收入證明。因此,申請人可以根據實際收入情況(包括獎金、補貼等額外收入)來計算個人年收入,這樣貸款就相對容易一些。銀行認為的客戶是年收入20萬以上、凈收入10萬以上、金融資產50萬以上、其他資產50萬以上的家庭。
第四,申請人與銀行關系,主要是通過良好信用記錄和儲蓄存款/貸款的比例這兩個方面來判斷。具體說,就是以良好信用記錄的保持時間來區分,12個月以上為長期良好信用記錄,或者儲蓄存款/貸款的比例超過30%都表示貸款申請人信譽良好。值得注意的是,銀行對只有存款而沒有貸款的申請人并不認同。
第五,保障能力是對住房貸款申請人的一項考核,銀行可不愿意貸款人出現什么意外。因此銀行在這方面主要考慮申請人是否擁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
第六,銀行在對個人住房貸款申請者進行評定時,有一類減分項目,其中一些指標對住房貸款有一票否決的威力。例如申請人有壞賬或由于拖欠貸款被起訴,以及有刑事犯罪記錄,將導致個人的整體信用降為零,銀行將不會為其提供任何貸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