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買房而又資金不足,首付加上貸款的模式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但是許多人在申請貸款前都存在一定的誤區。本文梳理了四種常見的誤區,讓大家在申請貸款前做好準備,以免影響資金的使用。
誤區一:僅憑身份證就可以申請貸款
在申請貸款前很多人都會查詢貸款所需的材料,而一些人認為僅僅通過身份證就能申請貸款,尤其是現如今各種憑身份證申請“無抵押貸款”、“低息貸款”聽上去都很有吸引力,并且宣稱不需要其他材料,僅僅憑借身份證就可以快速申請貸款。
在此要提醒大家,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在審批借款人材料時,首先考量的就是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僅僅憑身份證是無法證明還款能力的。
因此,無論哪種貸款方式,即便是要求手續少的無抵押貸款,如果借款人想成功申請到貸款,也必須準備好個人的收入證明、加蓋單位公章的工作證明等材料,不同銀行針對貸款品種要求的材料也不同,借款人可提前查詢并做好準備。
誤區二:個人無信用卡或者信用空白不能貸款
眾所周知,在申請貸款時,如果個人征信記錄不良,會影響貸款的成功率,但也有很多人認為自己信用空白就不能申請貸款。
一些人從來沒有申請和辦理過信用卡,也從來沒有貸過款,這樣的借款人對銀行來說就屬于“白戶”。
然而,“白戶”并不意味著就不能申請和辦理貸款,只要能提供證明個人資質的流水等,也能成功獲貸。
此外,如果借款人能找到資質過硬的擔保人或中介機構協助申請,也會增加成功率。
誤區三:征信情況是決定利率的高低的重要因素
由于個人征信情況在貸款審批中所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不少人誤認為個人征信情況決定了貸款利率的高低。
在申請貸款時,個人征信情況會對貸款利率造成一定影響,但并不是僅有的決定性因素。銀行或貸款機構還會結合收入、置業等因素綜合評定,來確定終的利率。
誤區四:只能用個人名下房產申請抵押貸款
在申請抵押經營或消費的貸款時,很多人認為自己名下沒有房產,進而無法申請房屋抵押貸款。
按照房產抵押貸款相關政策的規定,只要征得房屋擁有者同意,借款人可以用他人名下的房產進行貸款申請,這種情況叫“抵貸不一”。
一般都是直系親屬或者關系較為親密的人名下的房產,在申請時獲批的幾率更高。
前提是事先溝通好,以免日后因房產造成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