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能貸多少錢,能貸多少年是人都必須要關注的焦點,只有房貸下來了,你才有可能完成購房。如果貸款批不下來,極有可能會因為違約而承擔賠償責任。這種案例在買新房和買二手房時都出現過,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你申請貸款30年不給批可能是以下個原因:
一、 你的年齡不符合要求。
申請房貸是,年齡都是被放在第一位審核的。大部分銀行都要求年齡在18-65周歲之間,而年齡在30-50歲之間是受歡迎的。銀行一般要求借款人年齡和房貸時長不得超過65年,否則不予審批。
二、 建筑年限久遠
房子建成時間越早,貸款年限越短。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因為房子房子產權只有70年,而土地年限比房子年限更短,銀行審批貸款時對這二者的使用年限都會審查,并且取二者之間年限較短的計算貸款年限。這里需要提醒購買二手房的朋友們,你所接觸的現任房主也可能不是第一任房主,房產證上的年限不是靠譜的,因為土地年限不會因為房主變更就會重新計算。
舉個簡單例子,A君打算從B君手里購買一套二手房,B君是這套房第三任房主,他已經居住10年,但這套房到他手里時已經建成超過10年了。B君的房屋產權年限是永久的,但這套房子的土地剩余使用年限實際上只有50年了。
銀行就按照50年土地使用年限來給你審批貸款年限。
三、 你的錢包可能沒那么鼓
如果你的錢包不夠鼓,那么銀行也會再三斟酌是否會給你貸款30年的。現在貨幣寬松的狀態,銀行也面臨一定程度的“次貸”風險,央行已經在上海展開動作,核實貸款人的還款能力。商業銀行不得不做出反應。
申請100萬貸款,銀行只給批80萬?
房貸縮水在買房時也經常出現,這種風險不能等交首付后才知曉,而一旦因為購房者貸款縮水而無法完成交易,違約責任大多由購房者承擔。買房前根據所買房屋情況評估貸款額度很重要。
政策是剛性影響房貸的,如果央行要求將貸款比例提高,那人都會受影響。各個城市也會根據當地房地產狀況制定適合的房貸比例。
另外,在政策較為穩定的時候,以下幾種因素會影響房貸額度。
年齡仍然是一大因素。大多數人的還貸能力歲年齡的增長呈現拋物線式變化。剛踏入社會和年老時還貸能力都比較差,銀行喜歡年齡在30-50歲的購房者。
收入狀況同樣重要。在銀行的標準里,公務員、國企職工、大學老師、律師、注會和一些新興高收入行業從業者是客戶,他們獲得高額貸款的可能性大,甚至還能享受更高的利率折扣。
良好的個人信用狀況是加分項。如果你平時有良好的信用消費記錄和還款記錄,銀行給你足額房貸的可能性也很大。
后一點是房屋狀況,房子價格可能很高,但銀行是根據評估價值批貸的,大多數情況下評估價值都會比你和賣家達成的價格要低。所以你要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