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是什么意思?
降準的學名為“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假設商業銀行吸收了100億存款,但是為了應付平時的支付和防止擠兌風險,會被國家法定截流10%作為“存款準備金”,銀行只允許釋放最多90億的貸款資金。這個10%就被稱為“存款準備金率”,根據通行的《巴塞爾協定》規定,一般都在10%左右。例如此次央行“降準”一個點,就是多釋放了1%(大約7000多億人民幣)的貸款流入市場。
多出來的幾千億流動性會被用于購買商品原材料支付工資等,在一定時間內,這些商品和服務供應是不變的,突然多出的錢去追逐一定的商品,自然會造成普遍漲價,也就是俗稱的通貨膨脹,過去二十年一碗面由2元漲到20元,打一天工的收入也由30元漲到了300元,所以房價出現上漲也是可以理解的。
降準對房地產市場有什么影響?
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當前降準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會比資本市場更加深遠,可以分成幾個主體來看:
對于大多數房地產企業來說,降準能夠有效降低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對于當前資金鏈壓力較大的房地產企業來說,降準無疑是非常有利的消息,能夠幫助房地產企業在當前轉型的陣痛期之中熬過當前最難過的這段時間,這對于大多數房地產企業來說都是好小。
對于買房者來說,降準可以有效地提供市場的流動性,當前雖然房地產信貸已經有所放松,但是降準之后信貸放松的可能性應該會進一步增加,對于想要買房的人而言,降準無疑能夠幫助買房者有更好的資金支持。
對于已經有房貸的人來說,存款準備金率的下降,雖然不像降息一樣直接影響貸款利率,但是當前的房地產信貸大部分都采用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了,所以降準有助于推動LPR水平的下降,從而降低他們的房貸壓力和負擔。
通常情況下,央行降準會使銀行資金的流動性預期有所好轉,緩解資金壓力。銀行的資金流動性不再有壓力,就不會再出現持續控制房貸或房貸利率上浮較高的情況。這樣就有利于居民進行貸款購房,也有可能減少銀行貸款利息。
在央行沒有降準前,銀行的流動性資金壓力較大。居民向銀行貸款買房時,有可能會遇到銀行放款較慢或者不進行貸款的情況。這就是因為銀行的流動性資金壓力較大,導致銀行沒有太多的資金進行周轉貸款給貸款者。而如果央行降準后,使銀行的流通性資金壓力變小,銀行就會有較多的流動資金給貸款人辦理房貸業務。
一般情況下,央行降準會一定程度上使市場中的貨幣出現貶值情況。也會一定程度上刺激經濟增長和物價的上漲,也會讓居民收入有所增長。總體來說,對于還房貸的居民是具有利好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