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辦理房貸的市民都會關注個人信用記錄,如果有不良行為記錄阻礙了貸款審批,麻煩可不是一星半點。人民銀行對于個人信用記錄是如何規定的?這些常識您一定要知道。
不良行為記錄指什么?
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不良信息是指對信息主體信用狀況構成負面影響的下列信息:信息主體在借貸、賒購、擔保、租賃、保險、使用信用卡等活動中未按照合同履行義務的信息,對信息主體的處罰信息,人民法院判決或者裁定信息主體履行義務以及強制執行的信息,以及國務院征信業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不良信息。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
目前,大部分放貸機構在個人信貸數據發生變化的次日就會報送到征信系統。征信系統對放貸機構報送數據進行客觀匹配整合后,更新到個人信用報告中,不做任何評價。
逾期1天就會構成不良記錄?
對于信用卡,逾期多少天會構成違約、構成不良記錄,主要由各發卡行自行設定。對有寬限期的銀行,信用卡持卡人在每月還款日之后的寬限期內還款,信用記錄可不被銀行報送至征信系統。但沒有寬限期政策的銀行,還款日不還款就會記為逾期。對持卡人來說,應詳詢相關銀行,準確了解并謹慎使用寬限期,避免產生逾期記錄。
不良個人信用記錄有何影響
個人信用報告是個人信用歷史的客觀記錄,記錄個人借債還錢、合同履行、遵紀守法等信息,既有按時還款的正面信息,也有不按時足額還款的逾期信息。目前的個人信用狀況主要記錄在人民銀行征信,并以信用報告的形式向本人提供查詢。
目前,個人信用報告主要用于銀行貸款、信用卡審批等用途。如果個人信用記錄良好,有助于個人快速獲得貸款、信用卡,享受低利率;如果信用記錄不好,不利于獲得貸款、信用卡,利率可能較高。
怎樣維護良好信用記錄
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推進,可被記錄、使用的個人信用信息將越來越多,良好的信用對于個人的意義也將越來越大。為維護良好的信用記錄,個人應做到幾點:
一是如果有貸款、信用卡,要記清還款日期,做到按時、足額還款;
二是量入為出,不要過度負債;
三是在銀行申請貸款、信用卡時準確填寫申請信息,信息有變化及時通知銀行;
四是如果發生逾期,應立即把欠款還上。征信系統中的逾期信息自還清欠款之日起保存5年,5年后將刪除即不再展示;
五是定期查詢信用報告,主動關心自己的信用記錄。每人一年有兩次免費查詢機會,如果發現信用記錄有問題,應及時提出異議以便得到糾正。
不辦信用卡不等于信用記錄一定好
凡是與銀行發生信貸關系或者開立了個人結算賬戶的個人都有自己的信用報告。由于個人信用數據庫已經采集了部分地區的個人住房公積金信息、個人參加養老保險的信息和電信用戶繳費信息,涉及以上信息的個人也有自己的信用報告。也就是說,不從銀行借錢不等于信用就好,沒有貸款并不意味著無需關注個人信用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