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包括停車位嗎?公攤面積都包括什么?
公攤面積不包括停車位。一般獨立使用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中獨立的車位、車庫(包含自行車庫)、雜物間等的建筑面積都不納入公用建筑面積分攤范圍。
1、樓房所屬的公共用房。所謂的公共用房,就是樓房中所有的屬于公共設施的房間,都是包含在公攤里的。例如一棟高層的屋頂有消防水箱間,有電梯設備機房。還有有的就是有防排煙的機房,以及其它的管理用房,例如警務室。還有就是一些社區公共用房等等。這些所有的房間的面積都是算在這棟樓的公攤面積里的。
2、樓房內所有的公共區域。所有的公共區域是指一棟樓房中屬于公共的一些區域。例如在一棟樓房中的公共區域,最常見的有公共的走道,公共的樓梯間,電梯井道。然后樓房的首層有公共的大廳。這些都是屬于公共區域。公共區域的面積都是要算在公攤的面積里的。
3、樓房內水暖管道井,強電井和弱電井也是包含在公攤面積里的。例如一棟高層最少要有一個水暖的管道井,甚至有的有兩個。還有一個就是強電的豎井,以及一個弱電的豎井。這些豎井都是占有一定面積的,這些面積都是包含在公攤里面。
4、公共的墻體。所謂的公共墻體就是一棟樓中各個單元之間相鄰部位的墻體。像現在的很多高層還有洋房,它們都是各個單元連在一起的。例如有1單元2單元3單元4單元,那么各個單元之間必然出現一些共用的墻體,這些墻體之間也是屬于公攤面積。另外還有就是外墻投影面積的一半,也有是算在公攤里的。
公攤面積到底怎么算?
由于現代住宅類型多,從高層到別墅,不同類型的房屋配套也不相同,因此公攤比例也無法設定上限。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多層:8%--15%,小高層:10%--20%,高層:15%--30%。不同類別的住宅公攤比例是不一樣的,7層以下的住宅公攤率為10%左右,而樓層越高公攤的面積就越大,即高層的用戶就會多出一部分錢,室內的實際面積反而不會增加。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八條,商品房銷售可以按套(單元)計價,也可以按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計價。商品房建筑面積由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組成,套內建筑面積部分為獨立產權,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部分為共有產權,買受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按套(單元)計價或者按套內建筑面積計價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應當注明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
公攤面積什么時候正式取消,一直爭議不斷,從購房者角度來說,取消公攤面積勢在必行,可是開發商堅決“反對”取消,他們甚至向購房者給出理由:取消公攤面積,房價會上漲。事實上,沒有對購房者的影響。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說,開發商銷售房屋是否按照總可出租的面積,或根據單位的大小,事實上,最后房子的總價是不變,但計算方法的改變;
公攤面積什么時候正式取消,專家分析,短期內無法實現。首先公攤面積作為建筑物的一部分,實際上是業主最終使用的,施工成本是真實存在的,不會簡單到直接取消。另外,如果公攤面積被取消,所有的業主都可能失去對公共區域的所有權,這已經被納入國家法規,公攤面積什么時候正式取消,短期內取消公攤面積可能意味著改變規則,顯然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