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逾期交房。
延期交房算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開發商違約情況了,不過延期交房根據時間的長短也要劃分嚴重程度,如今大多數新房都是期房,但是購買期房的話確實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其中逾期交房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風險。因為有很多購房者是租著房子等新房子的,逾期不交房會使購房者的經濟壓力變大。
2、與約定不符。
很多開發商在銷售房屋的時候都會夸大房子的一些優點,故意避開房子的缺點,開發商違約的情況還包括,購房人收房后發現房屋的品質與當初合同約定的不相符。具體情況有很多種,比如面積有出入(大于3%)、窗戶的弧型窗變成平面窗、水電氣未能到戶等等,這都屬于開發商的違約。如果是因為一些細小的質量瑕疵導致與合同約定的交房標準不符,則不應當看成是開發商的違約。
3、宣傳與實際交付的房子不一致。
除了開發商的承諾之外,開發商對外的宣傳也會存在虛假的成分,包括房子的地理位置、基本價格、面積、戶型、裝修標準、小區綠化、物業管理、周邊配套等與實際不符。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售方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并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
4、不合理收費。
購房者一定要對購買房屋需要交哪些費用了解清楚,購房者在買房時還需要關注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收費情況,哪些費用該收而哪些費用不該收。比如,收費時不能收取一年以上的物業管理費,也不能收取超出公攤部分的費用,更加不能強行收取辦理房產證的手續費等等,如果開發商單方面發生這些行為,則屬于開發商違約。
1、雙方可以在租賃合同中先明確約定,發生何種情況,合同自動解除,雙方不須承擔違約責任。比如約定房屋需要拆遷、承租人工作地方發生重大變化等等,當然,如果有這些情況發生,也應該給另一方保留必要的準備時間才算合理。
2、從租賃雙方的目的上看,承租方是為了使用特定的房屋,出租方是為了出租獲利。所以,也可以從合同的目的入手避免雙方的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