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的時候大家的關注點都是在容積率、綠化率等,大家很少關注計容面積和不計容面積,什么是計容面積?什么是不計容面積?兩者又有什么區別呢?
計容面積又稱計容建筑面積,即計算容積率部分的建筑面積。一般情況下可以理解為地上建筑面積。不計容面積是指可以使用但不能計做產權部分的面積。
計容和不計容都是針對建筑面積而言,和占地面積是兩個概念。一般的邏輯:占地面積×容積率=建筑面積,但是在大多城市,地下空間是不計入容積率,因此就會出現計容和不計容的區分。占地面積相對一定的前提下,是否計入容積率直接影響的是建筑面積的大小。
一、什么是計容面積?
通常我們把可出售的總建筑面積稱之為計容建筑面積,其中包括可申報產權的部分建筑面積,如車庫或者停車場。總建筑面積=地上建筑面積+地下建筑面積。地上建筑面積=計容積率地上建筑面積+不計容積率地上建筑面積。計容積率地上建筑面積=地上建筑面積-不計容積率的地上建筑面積+特殊多倍計容積率的面積
二、什么是不計容面積?
通常我們把不計算在內的建筑面積稱之為不計容建筑面積,不計容建筑面積包括:建筑物通道、建筑物內的設備管道夾層、建筑物內分隔的單層房間,舞臺及后臺懸掛幕布、布景的天橋、挑臺、屋頂花架、涼棚、露臺、露天游泳池、建筑物內的操作平臺、上料平臺、安裝箱和罐體的平臺、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獨立煙囪、煙道、地溝、氣柜、水塔、油(水)罐、貯油(水)池、貯倉、棧橋、地下人防通道等。
三、容積率多少合適?
其實建筑園區的容積率是有一定要求的,高層住宅的住宅小區,容積率正常不應超過5,綠化率不應低于30%。如果容積率過高,會給居民帶來不利影響,容積率過高,居住密度大,可能會給居民帶來很多不利影響。一般來說,公寓性質的房屋居住密度會比較大,公寓的樓層高、每層居住人數多、電梯少。在發生意外情況時,居民從樓內撤離可能會造成擁擠,發生踩踏等意外事件。
容積率過高,綠地規劃也會減少,小區環境較差。因為容積率高的住宅項目意味著小區內房子建得密雜,而這類的住宅必定會帶來高密度的居住人口,最終導致小區內居住者的生活舒適度下降。還有就是,高密度的居住人口還會對小區內的健身場所、兒童活動區域、會所核心以及樓宇內的電梯、消防通道形成比較大的壓力。頻繁地使用會加速這些設施的老化率,因此在購買高密度小區時應該對此保留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