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因為交易流程更復雜,時間更長,通常伴隨各種風險,我們講二手房交易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產權風險、資金風險和房屋質量風險。
我們就這三類風險分別闡述。
第一類、產權風險
產權風險也細分很多種,比如交易對方并不是產權人,或者不是完全產權人。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比對房產證和身份證來確定,前提是房產證真實有效。如果不能辨別真偽房產證可要求中介或自行前往建委核實。
對于有多名共有產權人的二手房,交易對方如果沒有取得產權人的授權,是不可以出售該套房的。
對于仍處于還貸中的二手房來說,有不少房主要求使用購房者的首付款支付剩余貸款,從而解除房屋抵押狀態。我們建議購房者不予考慮,而建議他們選擇中介的墊資服務,購房者的資金一旦交付給房主,并不能確保首付款是被用于支付剩余房貸,換句話說,被挪用的風險很大。這種糾紛已經不少見了。
謹慎購買特殊產權房屋。市場上有不少非普通商品房,比如經適房、已購公房等。這類房子大的問題是產權不完整,購房者如需購買此類房產,需要求業主取得完全產權并達到上市條件。
第二類、資金風險
產權確認完畢后,就到了資金交付階段了。資金在二手房交易中當然是關鍵的,為了避免房主拿到首付款后玩失蹤,建議購房者一定要選擇資金服務。
除了首付款外,房屋過戶完畢后一些生活費用也需要交割清楚,比如物業費、水電燃氣費等,購房者可以截留一部分尾款,待這部分資金結算完畢后再支付尾款。
第三類、房屋質量風險
房屋質量問題比較復雜,比如是否兇宅、房屋是否漏水、是否有過突擊裝修掩蓋質量問題。細節問題好找個看房老手一塊去幫你參謀。另外,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可以找對門業主或物業了解,兇宅這個問題一般會了解。
買二手房的好處的確不少,即買即住,等待個把月就能入住,還能享受現成配套,但上述三大類風險一定要核實清楚,避免以后走上維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