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買房打算的話,就要了解一下買房方面的相關知識,其中“公攤面積”一詞是我們都熟知的,因為公攤面積的大小關系到的是購房者購買的房子實得面積的大小。這是購房者很關心的問題。但其實不同的樓盤公攤的面積也是有差異的。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不同建筑類型的公攤面積的合理范圍。
1、低層住宅
一般洋房這種房屋算是比較好的房子了,在城里面生活,能夠住在洋房里面還是非常好的,洋房也被稱之為低層建筑,低層層建筑的樓層數指得是在6層左右的磗混合的建筑。
公攤面積其實就是公用分攤建筑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公攤面積是影響居民住宅舒適度的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情況下,這些會占我們住房建筑面積的13%—18%。
2、多層建筑
多層建筑是比低層建筑要稍微高一些的建筑,樓層總數也要比低層建筑多一些,也有一些人將多層建筑稱之為小高層,不同的小高層樓房的公攤是有差異的,如果在地下沒有設備用房,而在底層也沒有任何商鋪和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的公攤系數是在10%—15%之間的。而帶有電梯的小高層住戶,公攤的系數在15%—20%之間。
3、高層建筑
高層建筑是現在比較常見的,并且這類高層建筑的出行都是依靠的電梯,高樓層的建筑除了有電梯和電梯前室所占用的空間之外,安全通道的樓梯也占用了很多的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以及“弱電井”等等,許多公用的設備也都占用了很多的空間。所以,高樓層的建筑,樓層越高,公攤面積就越大。
4、別墅類型的住房
別墅類型的住房是指包括地下樓層在內的,最多三層樓房的獨棟住宅的形式,別墅類型的住房包括地下樓層在內的,最多三層樓房的獨棟住宅的形式,其中帶室內的車庫。一般來說,獨立的別墅是沒有公攤面積的,而聯體的別墅有比較少的公攤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