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定好房產的權益信息。這一點非常重要;在二手房糾紛案中,賣方不是房屋本人所有的情況時有發生。產權不明確、有糾紛的一定不能購買,這往往是購房者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也是產生購房風險的根源。特別提示,有的二手房的房產并不是屬于賣房者自己的,產權名字是其他人的現象也有,有的甚至是寫的未成年人的名字。還有就是房產時屬于夫妻雙方共有,但是賣房卻是一方的個人行為,這種情況下賣房行為也不會受到法律保護的。所以在購房之前一定要查明房產信息情況,必要時可以到房產局查看信息的真實性。
2、明確過戶、房款交付時間和形式。明確過戶時間以及在有效期內未過戶情況下原業主應該要負的責任,這樣可以保護好新業主的權益避免因為房價的漲動原因,造成原業主加錢以及不愿過戶和推遲過戶的現象出現。房款的交付時間,一定要等到過完戶以后在進行付款。而且現在很多朋友購房的時候肯定都是向銀行貸款,如果款到了房子還沒過戶就會導致銀行可能會認為你進行虛假貸款,再者也怕原業主收到款后不愿過戶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在約定時,買家可以以房屋總價的10%左右作為交房時再付的條件約束賣家按照交房;也可以要求房主搬出移交 后再行支付購房款。
3、一定要進行實地探查房屋質量信息以及是否還在處于出租狀態。房屋質量問題不需要過多的贅述了,這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相信大多數的朋友在購買二手房的時候都會去檢查的。但是很多朋友往往會忘了去詢問房子目前的狀態,是否還處于出租的狀態。很多朋友在購買二手房的時候,付完款了過完戶了,卻發現房子還處于出租的狀態,根本沒法入住。導致自己的入住時間推遲了,相應的權益也損失了。所以在購買二手房之前一定要問清楚現在房子的狀態。
4、明察暗訪,觀察小區內外環境情況,以及房子是因為什么情況下賣房的。通過與房子周圍其他業主交流,詢問房子的實際出售情況。也可以觀察小區周圍的環境,排查物業管理服務,例如:小區環境衛生如何、小區大門安全保護情況如何等。觀察小區是否存在嚴重的噪音源,是否存在污染性企業散布周邊,還有小區周圍配套的情況等。一般而言,外部環境往往比較容易被買房者忽略。
5、簽訂的合同一定要明確關鍵性的承諾。在簽約的過程中,購房者要注意把與交易有關的關鍵性約定或賣方的任何承諾體現在合同中,不能以口頭約定代之,因為一旦發生糾紛,口頭約定則無法舉證。合同的必備條款主要包括房屋面積及附屬設施、價款及給付方式、土地使用年限、房屋交付期限、違約責任等。
6、明確房子的年限問題,那就是土地證。有朋友買的二手房子土地證上寫的是70年,但是房子從建好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剩下不到一半的產權年限了。這就非常吃虧了,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未出臺明確的產權到年限后房子的歸屬問題。即使是歸業主所有,但是肯定要繳納土地出讓金的。那到時候吃虧的就是自己了。
7、選擇靠譜的中介。有很多購房者因為中介信息不明,導致吃了虧的?,F在很多中介虛假信息,而且很多中介在銷售二手房的時候根本不懂手續流程,以及中間會出現的風險。導致在購買二手房的過程中出現違約,不愿過戶的現象出現。所以如果能夠選擇一個好的中介,能讓自己省不少的心。
1、網上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
2、經相關部門審核取得網簽號,打印合同文本。
3、買賣雙方簽字蓋章,各持應拿的份數。合同簽約完畢,經房地產管理部門審核返回網簽號,網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