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先去門口咨詢臺領取網簽號:
到對應窗口排隊等待叫號進行網簽。可以先去窗口要個存量房買賣合同信息表(自行成交),并填寫表格信息。表格的背面有個成交價款,這個成交價是繳納契稅的依據。
2、到對應窗口繳納契稅:
網簽后,窗口的工作人員會給買賣合同交易資金劃轉聲明等材料,然后去咨詢臺領取2份表格(個人銷售已購住房涉稅申報核定表5年以上家庭唯一生活用房證明),再到對應窗口繳納契稅。
3、持相關資料到辦理房產過戶手續:
要求權利人和共有人、申請人到場,填寫詢問筆錄并簽字按手印,驗證房屋所有權證、身份證及相應表格,最后輸入電腦,交納房屋交易費,領取房屋權屬轉移登記業務受理單,憑此單在20個工作日后交納契稅、監證費后領取房屋所有權證。辦理登記過戶后,過10個工作日就可以由買方來取房本了。
1、保障對象不同。
經濟適用房的保障對象為當地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并與廉租房保障對象相銜接。而限價商品房的保障對象為當地城鎮中等收入以下住房困難家庭,即在房價不斷高升以至于中等收入家庭都覺得安居困難的情況下,幫助中等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困難。
2、保障對象戶籍要求、人均收入標準不同。
一般來說,經濟適用房的申請人應具有當地戶口;但限價商品房的申請人應為具有當地戶口或持當地居住證的家庭和人員。另外,在申請人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應符合的標準上也不同,限價商品房的標準要較高于經濟適用房的收入標準。
3、土地來源不同和銷售價格確定方式不同。
首先是土地來源不同:經濟適用房的土地為劃撥方式取得,而限價商品房的土地取得方式為出讓。
其次是銷售價格確定方式不同:經濟適用房的銷售價格是在開發企業辦理銷售(預售)許可證之前,由物價部門確定。而限價商品房的銷售價格是在開發企業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前,在土地招拍掛文件中確定。
4、銷售價格不同和準購面積標準不同。
銷售價格不同:經濟適用房因為土地成本低(不含土地出讓金)以及開發商利潤受限制(3%),它的銷售價格低于限價商品房。準購面積標準不同:經濟適用房在購買資格審批時,會根據家庭人口確定核準購房建筑面積,而限價商品房沒有準購面積。
5、退出條件不同。
在房屋所有權證登記之日起5年內,兩類出售型保障性住房的要求是一樣的。即不得出租、出售、抵押、出借、繼承,或者擅自改變住房用途且拒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