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住的房子,無外乎就是三種:板樓、塔樓、板塔結合。這些不同的樓房建筑形式和結構,決定著買房時要挑選的戶型房型。那么什么是板樓,什么是塔樓?其實我們買房時,很容易分出塔樓和板樓,簡單地說,塔樓比較高、比較方;板樓比較矮、比較長。下面來具體說說它們各有什么區別和優缺點:
1.塔樓:
顧名思義,塔樓的建筑樣式和一個寶塔相似,主要是指以共用樓梯、電梯為核心布置多層住房的高層住宅。通俗的說,塔樓的每一層都有很多戶,以電梯、樓梯為布局核心,上到樓層之后,向四面走可以直接進入戶內。住戶少則4-5戶,多則10-12戶。建筑高度一般在12層至35層之間。
基本形式:傳統的塔樓形式有十字形、井字形和品形塔樓。
優點:
建筑密度較高,故房價相對較低;結構強度高,抗震性好;居高望遠,視野開闊。
另外,塔樓使用的是框架式建筑結構,承重墻較少(相對于板樓而言),每一層的每一個戶型有很多墻是可以拆除改動的,所以如果喜歡自己設計、喜歡自住個性的,塔樓是個不錯的選擇。
缺點:
每一層都是住戶圍繞樓梯設計,住戶較多,南北不通透,采光、通風受影響;受公共建設、住戶多等影響,每一層的公攤面積較大。
2.板樓:
顧名思義就是看起來像一塊一塊的板子摞起來的樓房。板樓這種建筑形式一般建筑層高不會超過12層。板樓是樓盤布局的一種形式,特點是每戶住宅都能夠南北相通,從外觀看,板樓建筑的長度明顯大于寬度。
板樓兩種類型:
單元式拼接,若干個單元連在一起就拼成一個板樓,我們常見的單元住宅就是屬于這種(一單元、二單元等);
第二種就是不分單元,每一層都有一個長走廊式,各住戶靠長走廊連在一起。
優點:
由于板樓建筑是長條狀,南北進深很淺,所以戶型、采光通風效果較好;
板樓梯戶比相對較低,不采取大通樓(筒子樓)的建筑方式,每層住戶相對較少,居住起來相對舒適;
方正戶型居多,沒有死角、拐角情況,減少了面積浪費和奇葩戶型的情況。
缺點:
相對塔樓價格較高;由于板樓是一層壓著一層的建筑方式,所以每層都會有大量的承重墻存在,不易改造。
3.板塔結合
板塔結合是,一棟樓,東西兩端是塔樓,中間則是板樓。一棟樓中有些走廊式的,各住戶靠長走廊連在一起;第二種是單元式拼接,若干個單元連在一起就拼成一個板樓。
板塔結合,是處在板樓和塔樓之間的一種中間形態的產物。無論是利用率、性價比還是居住的舒適度都介于二者之間。這種設計方式兼顧了兩種建筑的優點,既可以大體上滿足采光、通風和保溫等要求,又能適當的提高建筑密度,是現代社會更多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