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無論購買的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會從開發商或賣房那里得到一本“不動產權證書”,有了這個房產證,才證明房子的使用權歸你。但并不是拿了證就萬事大吉,其實,如果因馬虎而忽略細節了,可能就會給以后帶來很多麻煩,這3件事一定要注意:
1.拿過房產證之后首先要辦理房產抵押登記
如果你的房子是按揭貸款購買,把房屋抵押給銀行,那么就需要辦理抵押登記。一般來說,辦理抵押貸款需要提交抵押申請書、抵押人身份證明、抵押合同、可以證明房產價值的材料,以及登記機關所需要的其他材料。在辦理完抵押登記后,房地產權利證書在規定時間內退回抵押當事人。雖然在具體判例中,不動產沒有辦理抵押登記手續,抵押合同仍有效,但抵押權不成立。為避免借款風險,引起債務糾紛,貸款買房的購房者必須及時辦理抵押登記。當然,如果是全款買房的朋友就可以忽略這一點了。
2.仔細核查房產證上的信息
房產證的基本信息是購房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還包括房屋的面積、房號、位置等。拿到房產證之后一定要仔細反復檢查,看看信息是否有誤,畢竟人工每天錄入大量數據保不齊會出現問題,如果有錯誤,將影響后面再次轉賣交易,甚至無法正常買賣。這關系到自己下半生財富,一定要認真對待。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所購買的是二手房,那務必要核實房屋是否存在抵押、凍結情況,不然很可能就陷入長時間的財產糾紛。
3.意相關文件、票據等的保存
房屋買賣合同、契稅發票、購房發票、物業費發票、裝修發票和合同備案證明等,都需要和不動產證放置在一起妥善保管。可別小看購房的一張張收據和發票,有時候能與房產證具有同等法律效益,萬一房產證出現了什么不測,這些證據就可以充當房產證明,幫你避開很多麻煩。
一方面房產證有會出現錯誤的概率,另一方面這些證據和證明往往是第一手證據,在繳納契稅和其他交易活動中很可能需要這些票據。如果以后想要轉手這個房子,這些文件和數據將要起著很大的作用,因為必須要有契稅發票。而且這些東西補辦的時候手續也比較繁雜,還比較浪費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