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直白一點:
人能居住的住宅樓盤,容積率5就是一個極限,超過5的樓盤基本上也是接近建筑垃圾,而改善型樓盤的容積率極限就是3.5,超過4還來說改善、還來說的就是耍流氓。
再說一個更直白的:
我問了不止兩個做建筑規劃的資深技術人士,求證一個問題:容積率在3以上的樓盤要想處理好日照要求,好不好設計?他們的回答都是:已經很難處理并達到要求。
很想請教下面這么多容積率在4以上的樓盤都是怎么處理日照規定要求的?對了,有一個方法叫筒子樓。
注:對于一些大盤來說,分期、分地塊的容積率不一樣,數據可能有出入,僅供參考。
所以,希望通過今天的文章,告訴一些購房者,為什么要關注容積率?以及看一個樓盤的容積率后,再決定是否和你的購房需求相匹配。
什么是容積率?購房先看容積率
就是一平方土地的可以蓋多少平方的建筑,只能蓋0.5平方容積率就是0.5,能蓋1平方容積率就是1,能蓋2平方容積率就是2,能蓋5平方容積率就是5。
容積率的概念就是代表著土地上的建筑密度,所以,幾百米高摩天大樓的容積率都是很高的,比如鄭東綠地的容積率就是14,對于商業項目來說,可能越高越好,因為代表著和地標,但對于住宅項目來說,很多情況下,可就不是越高越好了。
今天討論的是住宅,當然,土地上的建筑面積越少,代表著入住的人就越少,車就越少,小區就越安靜,和你分享小區綠化、電梯、公共設施的人就越少,你就越自在越方便,當然,你獨享的資源越多,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這就是別墅與高層的區別,顯然,高層小區的容積率要遠遠高于別墅。
而不同種類小區的容積率又有何區分?購房先看容積率
一張圖說明一個基本的道理:容積率越低的房子越值錢,因為住著越舒服。
直白一點:容積率越低的是別墅,容積率越高的是筒子樓和安置區。
再用一個表格加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