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6月份全國70個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為0.3%,同比漲幅為3.5%,相比5月份漲幅明顯停滯。其中,深圳6月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幅度為0.2%。這是深圳二手房價格連續2個月出現環比下跌。
??作為全國樓市熱度較高的城市之一,“深圳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連續2個月出現環比下跌”,這一現象此前非常罕見。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很簡單:二手房監管正空前地嚴厲起來。
??官方嚴管二手房的邏輯并不復雜。長期以來,我國房地產調控的重點幾乎都是在新房市場,相關監管動作如限貸、限售、限價等措施一直沒有中斷。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相比之下,存量房市場、中介環節受到的關注和管控也則少得多。這一狀況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二手房政策環境差異很大,出現了價格倒掛現象,讓炒房者找到了投機的空子,并反過來影響了新房市場的調控效果。
??眾所周知,地產公司在作土地投資決策時,項目用地的周邊一二手房價格是重要參考。由于一手房價格常常受到調控限制,因此地產公司更傾向于以周邊二手房價格作為參照物。
??同樣的邏輯放在買家角度,也是成立的。限價的一手房價格顯得不那么“真實”,買家權衡的時候會更愿意拿二手房價格來作比較,以決定是否出手。
??這樣一來,處于監管真空地帶的二手房價格若不太理性,就會給地產商和買家帶來強烈的暗示,讓他們形成錯誤預期,從而助推樓市的火熱。
??事實證明,在一些熱點城市,二手房價格之所以畸高,并非主要由供需決定,背后的炒作不可忽視。
??今年以來,就有多家媒體報道,全國不少城市的熱點樓盤出現亂象,小區業主“抱團”漲價、中介炒家結成“攻守同盟”、抵制打折等事件層出不窮。
??以深圳為例,一些小區業主甚至祭出“資產保衛戰”的大旗,倡議小區上下“擰成一股繩”,把房價硬生生“拉”上去。還有人寫出“漲價檄文”,對降價業主進行聲討,勒令其提高價格,保護集體權益等。
??正是因為二手房市場處于監管盲區,市場上出現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現象,由此助長了社會打新和投機炒作的風氣,使樓市的高燒始終難以消退。
??不把二手房管住,新房價格就很難管控,樓市調控的重拳就很有可能打在了棉花上,這已經成為共識。
??今年樓市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就是深圳于2月8日針對二手房市場率先投下了猛藥。為打擊樓市投機炒作,深圳宣布推出二手房參考價制度,被市場簡稱為“208”新政。這一開全國先河的舉措,正式打響了地方政府二手房價格管控的發令槍。
??深圳之后,西安、成都等地紛紛跟進,出臺二手房指導價制度。7月9日,上海再進一步,明確將以市場真實價格為依據,對每套房進行核驗,沒有通過價格核驗的房源不得對外發布。
??二手房市場降溫,就是這種嚴監管背景下水到渠成的結果。后續來看,針對二手房的這種嚴監管將在全國更多城市推廣,熱點地區的調控很可能還會繼續加碼。在此情況下,房價整體漲幅繼續收窄應該可以預見。而樓市留給投機者的機會顯然也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