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間距
樓間距就是指同一個小區兩棟相鄰的樓與樓之間的距離。由于考慮到朝向問題,我們討論最多的一般是南北向的樓間距。實際上樓間距分為前后間距和左右間距這兩類。
一般置業顧問說得是南北向最寬的兩棟樓之間的樓間距,所以你自己買房一定要了解清楚,你所賣的樓棟的前后樓間距和左右樓間距分別是多少。
樓間距不足會導致:采光不足、通風不好、噪音大、容易泄露私密。
2.梯戶比
梯戶比就是電梯數和每層樓住戶數的比例。簡單的說,一層樓如果有2個電梯,4戶家庭,那么它的梯戶比為2:4。
很簡單,你一層樓四戶,你有2部電梯就相當于,2戶用1個電梯;如果是只有一部電梯,那就是4戶用一個電梯。結合一棟樓的樓層和住戶數,就可以分析電梯的等待時間,擁擠程度,還有公攤面積的差異。
3.建筑面積
建筑物(包括墻體)所形成的樓地面面積,包括附屬于建筑物的室外陽臺、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筑。買房時,建筑面積也指房屋的銷售面積。
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4.設備層
設備層是指高層建筑物中專為設置給排水、電氣、采暖、通風和空調等設備和管道且供人員進入操作的空間。建筑高度在30m以下的建筑,設備層通常設在地下室或頂層、屋頂。
當建筑物層數較多時,設備層通常設在建筑物中間的某一層。由于建筑設備在運行中會產生聲音、震動等,如果隔音、減振措施不好,靠近設備層的房間容易受到噪聲、振動的影響。
所以買房時,要問清設備層在哪一層,以免聲響過大,擾了清夢,壞了風水。
5.得房率
得房率=套內建筑面積/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垂直投影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6.容積率
容積率=小區總建筑面積/小區地塊面積,容積率越小越舒服。
7.綠地率和綠化率
綠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居住區范圍內的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其中公共綠地又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組團綠地及其他的一些塊狀、帶狀化公共綠地。綠地率要高于30%。
綠化率是開發商創作的詞,并沒有法律依歸,指的是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化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綠化率只要能長草的范圍都可以計入,所以綠化率是高于綠地率的。
8.層高和凈層高
層高通常包括上下兩層樓面架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一般住宅的層高為2.8米。
凈層高指的是從地面至上不樓板底面的距離,就是你的底面到天花的距離。
凈高=層高-樓板厚度
9.開間、進深
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面墻皮到另一面墻皮的距離,就是一自然間的寬度,稱為開間。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非窗門的兩扇墻之間的距離。
住宅的進深就是門窗的兩扇墻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