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率我們大家都知道是購房時需要參考的一個重要數(shù)值,那么其具體的含義是什么呢?容積率的特性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容積率:項目用地范圍內(nèi)總建筑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
對于發(fā)展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于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qū),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地率應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項目都能做得到。容積率越低,居民的舒適度越高,反之則舒適度越低。
容積率具有如下特性:
(一)容積率表達的是具體“宗地”內(nèi)單位土地面積上允許的建筑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單元,是地球表面一塊有確定邊界、有確定權屬的土地,其面積不包括公用的道路、公共綠地、大型市政及公共設施用地等。容積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積率的情況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體利用強度,宗地間才具有可比性。
(二)容積率(R)、建筑密度(C)與層數(shù)(H)之間有一定關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體“宗地”內(nèi)建筑物基底面積與宗地面積之比。當宗地內(nèi)各房屋的層數(shù)相同,且對單個房屋來說各層建筑面積相等時,三者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R=C?H,此種情況下,建筑層數(shù)與容積率成正比例關系。
(三)容積率可以更加準確地衡量地價水平。人們購買土地使用權的目的是為了對土地進行開發(fā),建設房屋。
房屋的單方開發(fā)成本=房屋單方造價+樓面地價+稅+費
樓面地價=宗地總價/宗地內(nèi)允許總建筑面積=土地單價/容積率
因此,樓面地價比單位地價更能準確地反映地價的高低。
(四)容積率存在客觀上的合理值。在一般情況下,提高容積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會帶來建筑環(huán)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適度。為做到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huán)境效益相協(xié)調(diào),城市規(guī)劃中的容積率存在客觀上的合理值。
通常所說的容積率是指規(guī)劃容積率,即宗地內(nèi)規(guī)劃允許地上總建筑面積與宗地面積的比值。容積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強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價水平的差異。因此,容積率是城市區(qū)劃管理中所采用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從微觀上影響地價重要的因素。
以上就是容積率特性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容積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