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率和綠地率雖然只相差一個字,但是卻有著很大的不同,二者的計算方法和標準也是不一樣的。那么,什么是綠化率?什么是綠地率?二者的區別在哪里?標準是什么呢?現在就讓小編一一為大家解答。
一、什么是綠化率和綠地率?
綠地率是指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等。不過需要明確一點,并不是長草的地方都可以算做綠地率,距建筑外墻1.5米和道路邊線1米以內的土地和地表覆土達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們上面是否有綠化,都不計入綠地面積。
綠化率是一個不準確、不規范的用詞,準確的提法應為“綠化覆蓋率”,是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相對而言比較寬泛,一般來說長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綠化,所以綠化覆蓋率一般要比綠地一些。
二、綠化率與綠地率的區別是什么?
綠地率計算方法要比綠化率嚴格很多,而且通常以下限控制為原則。綠化率的計算方法是綠化面積/規劃建設用地面積,而綠地率的計算方法是綠地率=綠地總和/規劃建設用地面積。此外,因為綠化率中所包括的范圍比較廣,而綠地率的范圍比較窄,所以一般經過計算之后,綠化率比綠地率要高。
三、小區綠化率和綠地率標準是什么?
綠化率的標準有:居住小區綠地面積占用地總面積應在30%以上,城區不低于25%;一般園林式居住小區,居住區內人均公共綠地不少于1平方米,城區不低于相應指標的50%;居住小區內種植的喬木、灌木、竹類密度要合理,留有適當的生長距離或空間,綠地內植物覆蓋率80%以上,草坪面積控制在40%以內。此外,經批準建成綠地的保存率應為100%,喬灌草花等保存率95%以上,胸徑在30公分以上的高大喬木保存率在90%以上。
綠地率的標準是: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小的要求是寬度不小于8米,面積不小于400平方米,該用地范圍內的綠化地面積不少于總面積的70%,且至少1/3的綠地面積要能常年受到日照。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綠地率和綠化率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