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買房的過程中,置業顧問經常會提到樓盤的容積率是多少,容積率到底代表什么?那么容積率跟我們購買的房子又有什么關系?要如何計算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什么是容積率?
根據《建設用地容積率管理辦法》,容積率是指一定地塊內,總建筑面積與建筑用地面積的比值。比如說,在面積為100平方米的地塊上,每層建筑面積100平方米,建2層,總建筑面積200平方米,容積率就是2;如果建3層,總建筑面積300平方米,容積率就是3。
簡單來說,在一定的地塊上,房子蓋的越多,層數越高,則整個項目的容積率越高。
容積率怎么計算呢?
容積率計算公式:容積率=地上總建筑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需要注意的是,容積率代表一個小區的建筑密度,容積率越小,居住密度越小,相對舒服,容積率越大則相反。(當建筑物層高超過8米,在計算容積率時該層建筑面積加倍計算)
容積率是多少才適宜居住?
對于購房者來說,容積率大小直接影響居住舒適度,容積率較小,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較低,居住舒適度越高。容積率一般是由政府規定的,現行城市規劃法規體系下編制的各類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一般而言,容積率分為:
1、獨立別墅為0.2~0.5;
2、聯排別墅為0.4~0.7;
3、6層以下多層住宅為0.8~1.2;
4、11層小高層住宅為1.5~2.0;
5、18層高層住宅為1.8~2.5;
6、19層以上住宅為2.4~4.5;
7、住宅小區容積率小于1.0的,為非普通住宅。
也會根據不同城市的特點有所差別。
容積率的大小直接涉及到了小區的綠地面積、樓間距、小區內部道路等,影響到小區的居住舒適度。所以購房者在買房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小區容積率的問題,保證以后的居住舒適度,通常情況下,容積率越小,居住的舒適度也相應提高。
好了,以上就是對容積率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到小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