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的你不知道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銷售人員滔滔不絕的給你介紹著樓盤信息,“我們這個小區容積率小、環境非常好......”、“這個戶型公攤面積小,買著劃算......”,此時的你是全信她的話呢還是會在腦袋里想想“容積率小”是小到哪里比較好。
買房的你不知道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銷售人員滔滔不絕的給你介紹著樓盤信息,“我們這個小區容積率小、環境非常好......”、“這個戶型公攤面積小,買著劃算......”,此時的你是全信她的話呢還是會在腦袋里想想“容積率小”是小到哪里比較好。
很多新手買房時大概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身處買房潮中,我們要做好準備工作。了解這些術語,讓你和銷售“斗智斗勇”。
樓層:根據《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將住宅建筑依層數劃分為低層、多層、中高層和高層住宅
低層住宅(1層—3層)
多層住宅(4層—6層)
中高層住宅(7層—9層)
高層住宅(10層以上)
超高層:18層以上甚至更高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開發商推廣的特定義的住宅項目,如現今比較主流的花園洋房和小高層
小高層: 在建設部有關規定中,沒有小高層這個概念,它是人們的通俗叫法, 通常把7—11層的樓房稱為小高層
【公攤面積】是指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公用建筑面積,實際上就是“商品房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商品房買賣合同一般都沒有記載公攤面積的具體數據,購房者在簽合同前,需向開發商明確公攤面積,盡量能在合同中進行約定。
公攤面積:是指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公用建筑面積。
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
計算公式:建筑面積—實用面積
第1步:計算分攤系數
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總建筑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分攤系數
第2步:公攤面積
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容積率】又稱建筑面積毛密度,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
對于開發商來說,容積率決定地價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對于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綠地率應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項目都能做得到。所以容積率越小,對于住戶來說越舒適。
樓間距:兩相鄰樓的外墻面距離。關系到居民房屋的采光問題。樓間距越大,對采光的影響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