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設施”是指企業根據城市建設規劃的要求,或開發項目建設規劃的要求,為滿足居住的需要而與開發項目配套建設的各種服務性設施。它是房地產企業成本核算的重要組成部份,能否正確計算對所得稅的影響是很大的。配套設施包括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這里指的是公共配套建筑,包括與購房人購買房屋所在小區建設相配套的停車設施、娛樂設施及、商業、飲食等各種公共建筑。
相對新房而言,一般情況下,二手房的配套情況會比較完備,但也需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周邊配套通常指的是、交通、醫院、超市、郵電局、派出所、商場、銀行、餐飲娛樂休閑等設備設施的配套情況。
在考察周邊配套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主要考察重點配套
配套設施所包含的內容越來越多,但日常生活中每天必不可少的項目只是一部分,因此,要重點考察購物、、醫療、停車和交通方便,對日常生活便不構成大的影響。
(2)考察自身需要的配套
每個家庭的人員構成和生活方式不同,選擇配套設施也將各有偏重。在購房時,每一位購房者都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考察小區周邊配套。如有孩子的家庭可考察周邊有無幼兒園、中校;有老人的家庭可重點考察周邊的老年設施和醫療設施;只要自己需要的設施優良,對你而言,該小區就是配套良好的社區。
(3)注意周邊環境
二手房一般位于市區地帶,建筑密度大,周邊環境已經形成多年,一般較難改變。要認真考察房屋周圍有無污染源,如噪音、有害氣體、水污染、垃圾等,以及房屋周圍環境、小區安全保衛、衛生清潔等方面的情況。
(4)區域規劃
了解區域規劃有益于知道房屋周邊配套設施。如果市政規劃中將有配套建設的利好消息,則房價有望;而如果市政規劃中有不好的設施(如將建火葬場、垃圾站、變電站等)可能將會使樓盤貶值,而將來轉手也有一定難度。
從相對的基礎設施是指購房人所買房屋所在小區建設相配套的供水、供電、供熱、燃氣、通訊、電視系統、道路、綠化等設施。對房屋基礎配套設施的考察主要有:水質、水壓、供電容量、燃氣供應、暖氣供應情況和收費標準以及電視接收的清晰度等。走訪一下周圍的鄰居,對這里的環境和生活方便度會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