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要多看多比較,可是看來看去總是買不到心儀的房子,這讓很多購房者產生了厭煩情緒,然后就會有得過且過的心態,再加上中介或者售房者的煽動,這時就免不了陷入購房誤區,結果只能是吃虧上當。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購房者要認清這三大誤區。
一、環境=綠化率
住宅小區環境包括的內容絕不僅僅是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3%,它還包括綠化硬質鋪裝,比如圍墻、大門、活動設施、指示標牌、水景、浮雕、雕塑、燈光設施、音響設施等,而這些內容又必須與住宅建筑形成一個有機的聯合體。
此外,單就綠化而言,并不是說只要是綠色就可以,還必須考慮喬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冠木的適當配植以及與四季相適應的種植方式,藝術品的陳設則要更多考慮其文化涵義和藝術品位。從學科來說,環境則涉獵土建、園林綠化、藝術、市政等許多工程領域,而這些都得由有豐富經驗的設計人員將它們有機組合起來。
二、小區景觀“中看”就行
小區里的景觀不只是供居民觀賞的,它必須與居民的休閑活動相匹配,使居民能夠實實在在地使用這些景觀設施,比如開闊的場地可以供居民集體晨練或舉辦群眾文娛活動,而相對隱蔽的小空間則可以給居民提供閱讀、交談的場所。
小區的景觀建設不僅要中看,還要能用,要以居民的舒適性和安全性為主,同時也要具備使用的耐久性。比如小區健身器材的尺度應與人體工程學諸尺度相適應,從材料的色彩、質地和化學性質上都要體現人性化。
三、過多追求環境個性
環境設計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從歷看,西方在城市公共環境的設計中有許多不朽的典范及相關理論,而東方則在造園藝術中有著獨到的意匠,但同樣是美的生活圖景,我們當今的環境設計則應是博采眾長,繼承傳統來為今天的生活很好地服務。
居住區中的環境設計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但其實這些色彩和圖案都有一個內在的秩序將它們統一組織起來,形成既獨立存在又集中有序的畫面,否則就是一盤散沙。因此,買房不能過多要求環境個性,如果真的在古典小區里配上涂鴉,是不是也會讓人覺得不協調呢?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買房的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