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的時候怎么考察小區的社區配套呢?從哪些方面入手?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希望給大家實際的幫助。
一、小區布局
為保障住宅有良好的光照條件,保證住宅能獲得規定的日照時間和日照質量,首先要保證住宅布局合理,日照間距合理。如果住宅的日照間距不夠,北面住宅的底層就不能獲得有效日照。
二、居住密度
居住密度是影響居住舒適度的重要因素,而居住密度主要由以下三種因素決定:居住人口密度、居住建筑面積密度和居住面積密度。
另外,為避免視線干擾,多層住宅居室與居室之間的距離以不小于24米為宜,高層住宅的側向間距宜大于20米。
三、停車位和交通
很多信息都要提前了解清楚,比如:是否人車分流;是否留夠了汽車的泊位;停車位的位置是否合理;汽車泊位是租賃還是購買;車位的月租金是多少;月管理費是多少等。
“人車分流”的好處:汽車在小區外直接進入小區地下車庫,車行與步行互不干擾,因小區內沒有汽車穿行、停放、噪音的干擾,小區內的步行道兼有休閑功能,可大大提高小區環境質量,但這種方式造價較高。
四、環境
由于居住區綠地在遮陽、防風防塵、殺菌消毒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有關規范規定: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應低于30%。
五、服務配套
小區周邊應該有、醫院、商場等,這些服務配套設施能有效的便利生活,并且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