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必看沙盤,售樓處的沙盤也的確做得越來越精美,“華燈初上、流光溢彩”,殊不知沙盤的貓膩真的很多,可能比某寶的買家秀更殘酷。
看房時,你會覺得沙盤樣樣兒好;收房時,才知道什么是坑爹!沙盤中的陷阱,你至少需要了解這四種:
其一、樓高和樓棟數量縮水
關于樓高和樓棟數量縮水的問題,如果沒有專業人士指導,大部分人也就忽略過去了。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大部分項目都是分期開發分批預售,很多開發商在做沙盤時將沒有預售的樓棟直接略去,或者以低矮的“水晶”代替。就像下面這樣:
圖中3#、5#、9#、12#的視野看上去不錯,但不要忘了剩下那些低矮的樓棟,它們要么售罄,要么是待建。如果這些樓棟立起來的話,各位可以腦補一下小區容積率有多大!
像上圖這樣,本次開盤哪幾棟樓,就展示幾棟樓,開發商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原因很簡單,讓你覺得小區寬敞,樓間距夠!
買高層住宅,樓高、樓間距、容積率是必問的,而樓高:樓間距則要求是1:1.2,容積率也不要超過4,超過這個指標,高層居住體驗會非常不好。
其二、沙盤綠化率
沙盤綠化率也是容易欺騙人的地方之一。沙盤上除了房子就是樹,放眼望去,業主們簡直就像是住在“春天里”。
但如果你去建成的小區踩點,你會發現實際情況基本上是天壤之別。
對付這些宣傳,有效的招數就是看指標,綠化率、綠地率、容積率!
其三、“規劃中”的XXX
有些位置特別偏的樓盤,如果不是看房團,都不知道怎么過去,但你看他們沙盤上的道路也四通八達。只不過有些路上寫了幾個大字“規劃中…”。除此之外,小區的幼兒園、中小學、商業等都有可能是“規劃中”。沙盤中的配套一旦跟“規劃中”沾邊了,那就沒那么好了。
我們建議購房者了解清楚項目周邊的市政規劃,以政府文件為準。
其四、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經常會被隱藏。置業顧問經常會給你說“南北通透”、“小區自帶商業會所”、“超大樓間距”……從未聽過哪個置業顧問跟客戶說“變電站在這兒”、“垃圾站在這兒”、“這兒是車庫入口”……
但是你要記住的是,這些地方雖然不好,卻是每個小區必須的,所以開發商通常在沙盤中去掉這些不利因素。
買低層的朋友,一定要問清楚,小區的變電站、垃圾站在哪個位置,會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小心住進來輻射污染就在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