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爆料,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終于塵埃落地,11座城市奪得這一稱號,也代表著國家對于這些城市的發展的肯定和對未來的規劃。該規劃是由國務院要求,住建部、發改委、衛計委等19大部委聯合編制,是中國高層次的戰略規劃。
先來看看這1個全球城市和11個中心城市都是哪些?
4個全球城市:
北京,廣州,上海,深圳。
北上廣深是一直以來的對一線城市的稱呼,現在的他們也具有稱為全球城市的實力。
北京作為首都,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廣州是中國對外貿易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 有“千年商都”之稱;
深圳,因為改革開放的春風由一個漁村變成現在的全球城市,深圳制造、深圳創造已經開始代表中國走出國門;
上海,中國的經濟中心,亦是全球著名的的金融中心。
11個國家中心城市:
天津,重慶,沈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杭州,青島,鄭州,廈門。
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將對國內城市格局產生重大影響。那么問題來了,國家中心城市是個什么鬼?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到底有啥好呢?
先解釋一下國家中心城市。
所謂國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于城鎮體系高位置的城鎮層級。
國家中心城市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是綜合實力強、輻射能力大的城市,是全國性或區域性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和對外交往中心,是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肩負重要發展職責作用,這樣級別的城市要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的表現。中心城市應具備的發展特征、功能:
一是國家組織經濟活動和配置資源的中樞;
二是國家綜合交通和信息網絡樞紐;
三是國家科教、文化、創新中心;
四是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五是國家城市體系中綜合實力強的“塔尖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所必須具有的五大功能:
綜合服務功能、產業集群功能、物流樞紐功能、開放高地功能和人文凝聚功能。
此外,中心城市還擔負著帶領區域內其他城市發展的職責,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縮小地區間發展水平的差距。
簡單地說,國家中心城市并不是每個城市自己“加封”的,而是國家官方層面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確定的!
國家中心城市到底有啥好?
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好處不言而喻!
首先,城市規模、人口規劃、財政投入、各項政策等方面肯定會照顧傾斜。
具備了宏觀方面的傾斜,城市的經濟發展、人才引進、大型項目落地、資金流向等方面自然更有優勢。
當然,對于城市的房地產肯定也是大大的利好,城市吸引力、吸附力大了,全國性的大型開發商勢必要搶灘布局,外圍資本、人流涌入,城市的房子也更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