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定意向房源之后,購房者就可以進行到更為實際的實地考察環節。要想買到稱心如意的好房子,購房者可不能馬虎。那么具體要考察哪些方面呢?
第一、確認實際面積 察看是否有私搭亂建
首先要確認產權證所的面積與實際面積是否有不符之處。產權證上一般標注的為建筑面積,購房者可以實測一下房屋的建筑面積及使用面積。
其次要查看房屋是否有私搭亂建的部分,例如是否占用屋頂平臺,屋內是否有搭建的小閣樓;是否改造過屋內外結構,如將陽臺改成臥室等,陽臺是否由業主自己封閉的等等,不僅這些部分不屬于房屋的建筑面積,而且如被有關部門檢查發現,面臨拆除等風險。
第二、觀察內部結構 檢查管線情況
觀察內部結構的要點是觀察戶型是否合理,是否宜居。一般帶裝修的二手房會一定程度掩蓋戶型缺陷,購房者需仔細觀察。如果購房者需要對所購二手房重新進行裝修,那么可以要求業主出示戶型內部結構圖,例如可以通過原始戶型圖來確認承重墻的位置等。
除了戶型之外,管線走向、房屋是否漏水、墻壁是否有裂紋等都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第三、查看室內配套 確認屋內配置歸屬
水、電、燃氣等關系著購房者的日常生活,也是查看室內配套主要的部分之一。購房者可以打開水龍頭觀察水的質量、水壓;確認房子的供電容量,避免出現同時使用多個大型家電導致跳閘現象;查看的接通情況;各類管線是否有老化現象等。除此之外,如果地處北方,冬天的供暖問題也需注意。
除上述硬件配套之外,購房者對于一些“軟”配套也要做到心中有數。例如業主常常會將室內的部分家電、家具轉贈或低價出售給購房者,購房者不能盲目接受,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做判斷。
第四、了解物業情況 計算生活成本
物業情況主要包括物業公司提供哪些服務、物業管理費的收費標準、車位租用費用、水、電、燃氣的費用如何收取等。購房者也可以據此來計算自己的生活成本。
在實地考察二手房的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為今后的生活造成不方便。因此購房者要從細節入手,多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