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將至,不管跟父母同住還是分居兩地,一套舒適的養老住宅都是不錯的節目禮物。那么,為父母選房,最應該關注哪幾方面呢?
配套選擇Top3:公園、超市、醫院
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少了通勤需求,有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并非最重要的,在選址方面,完善的休閑、采買和醫療配套更為關鍵。清新的空氣和開闊的視野對老人家身體大有裨益,樓盤有園林或周邊有公園是最好不過了,父母們可以早起鍛煉身體、下午有個休閑好去處、晚上還能散散步,如果內部還有文化娛樂休閑中心就最好了!
對不少退休老人而言,打理一日三餐占生活比重的很大一部分,每天逛逛超市或菜市場,既是采買也是運動。距離不宜過遠,從家出發步行十分鐘能到達為宜。另外由于老年人行動不便,抵抗力下降,生病是難免的,所以樓盤附近有公立醫院也必不可少,而且隨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醫療資源顯得尤為重要。
精選小區:物業管理很重要
作為廣大業主的“管家”,物業管理地位日趨凸顯,享受優質的物管服務這一觀念,已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接受。特別是對于老人而言,良好的物業可以提升老人晚年的生活。有些物業除了正常的保潔服務、綠化服務外及組織社區活動外,還有一些貼心的細節服務。如代收郵件、修理電燈、水籠頭、電瓶車接送、配置手推車、短時間內物品存放、配備雨具、信息咨詢等。
老年人考慮到出入不便,通常會選擇較低的樓層,而越是低樓層越是容易受到不良小區環境的影響,例如噪音影響、垃圾堆放等,這就對物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買房子就跟買家電差不多,希望物美價廉,但也不能忽視售后服務,小區的物業管理就像房子的“售后服務”。好的物業不僅對老人生活影響深遠,對于入住后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舒適度也有一定的影響。從這方面來看,樓盤的物業管理也是保證樓盤品質的關鍵。
低樓層小戶型合適最重要
老人家喜“靜”又愛“動”,房子隔音隔熱很重要,但老人家又愛下樓走動跟同齡人嘮嗑,另外,老人養生講究接近大自然,感受生命力。因此房子通風良好,采光性好,帶陽臺、露臺或者院子,讓老人家可以種植花草便最好不過了。因此也不易選擇高層,中低層住宅為首選。
除了樓層外,戶型也是買房需要考量的大問題。養老房和其他住宅不同,絕非越大越好,而是已合適為宜。通常如果常住的只有老兩口,40—80㎡就夠了,太大的房間打掃起來也多有不便。
養老房plus:貼心兩代居
三代同堂聽起來其樂融融,可真正住在一起產生的問題也是讓人頭痛。常見較為了理想的居住模式有兩種方式,要么購買大戶型或是復式住宅,老人和年輕人生活相對分離,避免起居時差帶來不便;要么在一處樓盤購買兩套相鄰的樓盤,既方便照料又給與雙方充分的個人空間。
近兩年一些地產商推出了養老房新思路,將一扇門里包含兩個獨立的空間,每個空間里有獨立的臥室、客廳、衛生間等,關上門就像兩套房子。這兩套房子進行巧妙組合,結構可拆裝,相互獨立又相互依托,打算選購養老房的朋友也不妨多關注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