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是每個購房者買房時都會關注的重點,這是因為只有配套齊全才能更好的滿足居住需求。一般來說,內部配套設施是指與小區住宅規模或者人口規模相對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的總稱。外部配套所包含的的內容則更加廣泛。和普通房源相比,優質小區的配套有何不同呢?
內部配套:
小區內部配套主要包括:入戶廣場、多功能運動場、社區服務用房、地下停車場、露天停車位、公共廁所、多功能兒童活動空間、幼兒園、衛生所、垃圾回收點、休閑廣場、健身場所等。
優質小區一般有三個特點:一是基本配套設施齊全,主要是指水、電、燃氣、煤氣、寬帶等設施。二是配套便利性較高,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基層商店配套服務半徑不超過150米。三是舒適性和實用性高。對于現代住宅而言,小區內部的配套不僅為滿足生活需要,還要追求更高層次的物質和精神需要。
當然小區配套設施也并非越多越好,當小區周邊的生活服務設施較完善時,是允許小區減少配套設施的數量和種類的。
外部配套:
和普通的小區相比,優質小區的外部配套也更為齊全,主要表現為:
1、交通類:小區外道路平整、寬闊,距離主干線的距離適中,附近有多個公交站點以及軌道交通。
2、生活服務類:周邊的商場、超市、菜市場齊全,購物方便;洗衣店、寵物店、美容(美發)店、房產中介店等配置齊全;距離飯館、特色餐廳等交通便利。
3、醫療類:附近配備有一至兩所大型醫院,小區周邊有社區醫院、24小時藥店等。
4、教育類:周邊有幼兒園(注意考察公立or私立、收費標準等問題)、小學、中學等教育設施,且為優質學校劃片區域。
5、金融類:近距離內范圍內有銀行會使居住者生活更加便捷,當然具有24小時自動柜員機(ATM)的服務是必不可少的。
小區內部配套設施意在為居民創造衛生、安全、寧靜、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外部配套主要影響著居民生活的便捷性。無論內部配套還是外部配套,它們的完善程度將直接影響業主未來的生活質量,是決定住宅檔次和品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