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南北通透”,通俗的理解是,風可以從南側窗戶直接吹到北側窗戶。那么如何判斷通透性的好壞呢?以下八個指標可以很好地判斷房子的通透性。
1、房屋實際高度
房屋的實際高度,也就是樓層,影響了房子的通透性。在大城市表現更為明顯,大城市建筑密度較大,為了保證一定的通透性,樓層好選擇中高層以上。高樓層的遮擋物更少。如果建筑的中低樓層沒有明顯的遮擋物,那也是可以的。
2、房屋內部上下的高度
內部上下的高度是每層住宅的高度,具體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內部上下的高度過矮,會讓生活在房子里的人覺得壓抑,也會影響房子的通透性。《住宅設計規范》規定住宅內部上下的高度宜為2.80米。有的開發商在內部上下的高度上有所縮水,買房要注意。
3、朝向與通風
作為北半球國家,我們國家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為宜。一般情況下,正南朝向的房子通風性效果好,其次是東南朝向(各個城市差異朝向會有細微差異),戶型的朝向決定于樓棟朝向,買房時必須關注樓棟和戶型的朝向。
4、樓棟的橫向和縱向樓間距
橫向間距準確地說是“左右間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筑消防設計規范規定多層建筑之間的建筑左右間距少為6米,多層與高層建筑之間為9米,高層建筑之間的間距為13米。
而南北間距方面,朝向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和南偏東、西小于30度)兩建筑物外墻面之間窄處的間距不小于南側建筑高度的1.2倍。也就是說,一般樓高:樓間距=1:1.2為宜。
5、戶型的功能分區
戶型的功能分區要注意的是,客廳、餐廳與陽臺應該在一條直線上,中間不要有遮擋物,這樣可以完美實現空氣南北對流。如果家里衛生間、廚房有窗戶更好。
6、整棟樓的建筑結構
建筑結構方面,板樓比塔樓的通風效果好,而一梯兩戶的板式住宅通風條件又要好于一梯三戶或兩梯四戶,因為后兩者的中間戶型通風效果偏差。
開間越大、進深越小的房子通風效果更好,一般來說,房屋的開間進深比在4:6是比較合適的。另外,房屋的總進深不應超過14米,否則即使南北向都有窗戶,其通透性也會大打折扣。
8、樓棟在小區的位置
有些樓棟在整個小區的位置并不十分理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空氣流通效率,戶型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種位置不理想的樓棟也有可能出現通風不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