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置業是每一個家庭的夢想。隨著國內流動人口的增加,在異地置業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那么在異地購房時,需要考慮的事情有哪些呢?概括而言需要關注的四點就是當地購房政策、自身經濟實力、項目本身狀況及簽訂合約。
一、了解當地購房政策 判斷購房資格
對于異地購房者來說,了解當地的購房政策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很多城市對于外省市戶籍人員購房資格有著明確的限制,因此購房者需要了解是否滿足要求。滿足購房資格的購房者如果采用貸款方式買房還需要看當地的信貸政策,主要包括:(1)能否使用公積金;(2)不同銀行的貸款利率;(3)不同性質的房產貸款政策。
二、評估經濟實力 選擇適合的付款方式
一般購房者買房有兩種付款方式:全款和貸款。如果采用全款的方式,購房者需要考量買房后的生活質量是否會受到影響。如采用貸款方式所需考慮的因素則更多。首先要考慮可以支付的首付款;其次要對自身收入、銀行信用狀況有充分的了解,避免無法通過銀行貸款審查的窘境。第三考慮還款壓力和月供能力,如負擔較大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三、不要完全相信宣傳 實地考察重要
由于生活節奏較快,很多外地購房者常常通過網絡、報紙、廣告、媒體的途徑了解項目的信息。在開發商進行項目推廣時會介紹大量的項目信息,而購房者所看到的信息并非每一條都是那么“真實”。因此購房者一定要花時間進行實地考察。考察重點包括哪些呢?
實地考察一般需要關注:房產的價格、地段、質量、開發商的信息和品牌信譽、合同樣本和具體房間的樓層、面積、戶型圖、銷售狀態。另外還有所購房產水、電、氣、光纖等入戶設施及周邊公交、醫院、、道路建設、商場超市及菜市場等市政設施的配套情況。
四、合同簽訂要謹慎 細節要點莫放過
在上述三點做好準備之后,購房者可以和開發商簽訂合同了。這里要求購房者的是要仔細閱讀和理解與開發商簽訂的《認(定)購協議》、《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等相關合同的條款內容,確定條款內容表述是否真實準確、雙方責權是否平等、違約責任是否公平等,避免“簽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