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買房人常說,行不行,看戶型,可見戶型的重要性。選到一個好戶型,能讓生活舒適不少。那么,買房該怎么選戶型,選戶型有這些標準可以參考。
選戶型其實就是選房,整體來說,評價戶型好不好,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1、景觀、環境
一個好的房子,應該有良好的視野。試想下,從窗戶一眼望去,不是塵土飛揚的工地就是散發惡臭的垃圾場,居住的舒適度從何而來呢?
2、朝向
朝向直接影響房屋的采光和通風好壞,朝南的房子采光好,朝北的房子采光差,但是夏天涼快。
3、單元的戶數
房子所在的單元,有多少住戶?幾部電梯?電梯使用是否緊張?直接影響居住的便利程度。
4、布局
這個布局包括小區的布局,即樓棟在小區中處于什么位置,臨街還是中間位置?
包括樓層平面圖的布局,即這個房子在這一層的整體的戶型布局中所處的位置。
包括戶型的布局,即單個戶型內的各個功能分區,是如何分布、排列的。
5、層高
考慮房屋層高是否合理。通常情況下,住宅層高宜為2.8米。當然了,面積大的戶型,層高可以再高一點,這樣不顯得壓抑;而面積小的戶型,層高又太高,就會顯得空曠。
6、噪音
臨街的房子、靠近軌道交通的房子、低樓層的房子、臨近主干道的房子,都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擾。
7、要注重私密性
包括3個層面
一是指隱私不被樓棟外面的行人或者對面樓棟的人偷窺。臨街的低樓層住戶,隱私很容易被路人偷窺;樓間距過小,容易被對面樓棟的住戶偷窺。
二是指隱私不被隔壁的住戶偷窺。一個樓層有4戶住戶甚至是多戶住戶,留意自己的戶型與鄰居的戶型是否相互之間有影響,比如從別人家的窗戶能看到你家的某個地方。
三是指在戶型內部,忌一開門即被一覽無余。
具體還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動靜的分離
私密區(靜區)-主臥、臥室、書房、起居廳、專用陽臺和花園、特殊用房等。
公共區(動區)-客廳、攴廳、娛樂健身用房、共用景觀陽臺和花園等。
輔助功能:
專用區(人流量疏區)-主衛、主臥專用儲藏室、車庫、工人房等共用區(人流量密區)-公衛、廚房、共用儲藏區、洗衣區等。
2、通風、采光
前面講到戶型的朝向影響采光、通風。但是光有好的朝向也不行,如果戶型處于凹槽內或者周邊有高大的建筑物遮擋,那么,房屋的采光、通風也存在問題。
3、面積大小要合理
各個功能分區,比如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臥室、陽臺等的面積,要與整體的戶型面積相宜,面積過大過小都不行。此外,這些功能分區的長寬尺寸要合理,忌太長或者太方。
4、動線要合理
動線指的是人們活動的路線,它根據人的行為方式把一定的空間組織起來。一般情況,動線可分為三種,家人動線、家務動線以及訪客動線。
來客動線指客人從入戶門到客廳到陽臺以及公共衛生間的行動路線,好的來客動線最好是跟家務動線和居住動線沒有交叉,以免影響家人休息和工作。
家務動線的主要區域在廚房、生活陽臺、餐廳,廚房最好設在靠近入戶門的位置,最好不要穿過客廳或臥室再進到廚房。生活陽臺連接廚房,方便洗衣服和拖地。廚房與餐廳最好連為一體,這樣不影響做飯上菜。
居住動線主要行動區域一般在臥室,為主人的私密區域,最好不要跟來客動線和家務動線有交叉,影響私密性。
5、是否方正實用
戶型方正實用,每一平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是再好不過了。走道過多,會造成面積的浪費。
戶型禁忌
a.空間布置大而不當。
b.平面尺度不按家具組合尺寸+交通尺寸控制。
c.進深和面寬方位與家具布置方式不相配。
d.進深和面寬一邊過大或過小不相匹配。
e.片面追求外立面線條,造成室內空間過多凸凹之處不好使用。
f.交通流線不合理。
g.交通面積過大且功能單一。
h.存在沒有窗戶的房間。
i.共亨空間大而不相匹配影響相鄰空間使用功能。
j.公共空間處置不合理。
k.豎向管井分散、水平布線過多、感觀不舒服。
l.結構構件外露不平影響使用。
選戶型,要考慮的方面有很多,不止是簡單地看看圖紙那么簡單。戶型好,不代表這個房子好,好的戶型,一定是要滿足上述所說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