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是跌是漲?一直以來,各派眾說紛紜,熱烈交鋒。雖然唱跌派的預言近幾年房產泡沫將破,房價將大跌。但未來20年,就算樓價是下跌的,也是相對的下跌,而樓價漲是 的。今天小編整理了中國房價將上漲的10個證據,揭秘為什么房價難跌。
“有房才有家”的傳統思想使剛需旺盛!
受幾千年來的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國人總認為“有房才有家”,沒有房就形同漂泊,像無根浮萍。這一思想根深蒂固,一直在影響、左右著國人。受這思想的影響,國人在成年后,都為房而奮斗,所以產生了大批的房奴。
每個人成年工作幾年后,就想著要買房,千方百計賺錢,省錢,目的就是要 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可以想象,每個成年人都想買房,一些未婚女性也想買房,男人雙方在結婚前都買了房,結婚后就擁有兩套房了,當然這為數不多,按照這一現象,中國的房價沒有不上漲的理由,因為剛性需求大。
地價,催高房價
大家只看到房價在飛漲,實際上地價比房價漲得更快,今年各地接連出現,開發商以高價競拍到的土地,為了收回成本盈利,只能將高價轉嫁到購房者身上。看這趨勢,房價不漲才怪。
前些年出現的土地樓面價高過房價就充分說明了問題,面粉比面包貴是很不正常的現象。一些央企介入房地產開發,因為央企有政府背景,不缺錢,導致頻現,這一切都成了房價上漲的背后推手。
建材價格攀升,成房價幕后推手
除土地價格外,房地產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斷上升,鋼材、水泥等建材價格的上漲,成了房價上漲的一個隱形幕后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價無疑是會跟著增加的,并且房價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系數高很多。可能有人會說,建材成本的增加,在整個成本構成中所占比例不大,并且建材價格的上升,對房價的上升影響大。
盡管建材成本上升,住房成本增加,開發商是不可能自己掏腰包的,肯定要轉嫁到房價中去,此外,建材成本上升,房價肯定上升。
房子是保值佳
房子已不再僅僅是居住的,同時更是一種理想的產品。在銀行利息式微、股市風險較大、行情不穩等因素催動下,房子成了百姓為保值的產品。這也正是許多有錢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買房的原動力,在中國,擁有5、10套房子的人并不少。
房子超強的能力,像興奮劑一樣,令國人振奮。前些年出現的大批團,也正是看上了房子的超強能力,并且大都從中獲得了巨額利潤。
消費風助長房價飆升
前些時間,盛傳中國富豪在美國大把大把燒錢消費,“哥什么都沒有,就是有錢”,這與剛改革開放那陣,靠著幾份膽量而一夜暴富的洗腳田的農民在夜總會“燒錢”比闊如出一轍。
而寬大豪華的住房是享受生活重要的元素之一,所以許多人開始換房,面積越換越大,檔次越換越高。中國的消費令瞠目結舌,并且有風起云涌之勢,這些富人買房,出手大方,一看到心儀的房子,就買下,而且多是一次性付款。因為他們有的是錢。
房地產是地方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
房地產成了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不說房地產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單是房地產開發所需的土地供應,就是地方財政的支撐點,如果缺了土地收入,地方政府的腰包就會囊中羞澀,減少了財政收入,就會影響到地方政府的力量、職權力量。
所以,無論怎么調控,地方政府自有算盤,撥打著自己的小九九,不能公開支持房地產,便在暗中支持,這也是調控成為“空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通脹預期加大,帶動房價上揚
CPI在不斷上升,農產品價格屢創新高,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食品價格指數將直接反射到房價上。物價指數的走高,必然帶動房價上揚,連白菜蘿卜的價格都在上漲,房價沒有不漲的理由。不可能其他物價上漲,而獨讓房價下跌吧?要控制房價,就必須先穩定CPI,否則控制房價只是一廂情愿罷了。
中國城市正處于大拆大建高速發展期
君不見中國的城市擴容簡直就是加速度前進,今天的一個城市,幾年前的城區范圍還很小,三五年后,城區范圍就成倍數擴大。拿廣州來說,幾年前城區范圍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今天已經擴大到3800多平方公里,城市的快速擴張,必然導致大拆大建,擴張后,需要大量的居住、工作人口相匹配。
此外,大拆大建還導致大量的拆遷性需求,并且都是小房換大房,普通房換高檔房。不可能城市擴張后,卻無人進駐,而成為一座空城,事實證明,城市擴張到哪里,人口就填滿哪里。
經濟發展離不開房地產
大城市在幾年前,都是以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來對待的,當下大城市的經濟發展走上正軌,房地產的支柱產業地位雖然不明顯,但仍然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仍然是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這就是為什么進行調控,地方政府卻不的根源所在。對于二、三、四線城市來說,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產業薄弱,城市造血功能不足,只有依靠房地產來帶動經濟的發展。
國家調控為控制房價過快上漲,而非打壓
政府調控的目的明確,只不過大家沒有解讀明白。注意,調控房地產,是控制房價過快上漲,是“控制過快”,控制暴利,真正意圖是不要讓房價漲得太快了,但可以合理上漲,是將房價控制在一起合理的上漲幅度,而不是要打壓房地產,政府對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和拉動作用,是清楚的,不可能打壓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