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將要結束,房價在這一年動蕩不安,先跌后漲,人們對2016年房價走勢的預測難料。事實上,自從房價在5月底止跌以來,總體上一直處于上升態勢,中指院數據顯示,10月百城房價上漲,二孩政策的出臺,央行降息調控都將利好樓市,未來房價上漲可能性極大,小編總結了房價上漲后的10大后果。
一、引發購房末班車效應
房價后果:二手房可能小反價
理由:按照當下二手房營業稅的5%的稅率,突然增長至11%,你說市場會急躁嗎?從一套房子的成本價格來看,稅費的比例高,尤其是二手房,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契稅,以目前二手房200萬一套來計算,5%營業稅要給1萬,還有個稅和契稅呢。如果以11%計算,那就是2萬,不管轉嫁,還是各自承擔,都是活鮮鮮的錢。從估價稅到國五條,每當一不利于購房者,或者增加負擔的新政策出臺,樓市一定有末班車效應,這是反應。業主遇到有市場,肯定有反價的心理,哪怕刻,也想盈利賺錢,這就是樓市。
二、樓市蕭條誰買單的問題
房價后果:這種博弈讓房價冷靜一段時間
理由:房地產營改增如果實施,開頭幾個月市場肯定冷靜,因為業主有轉嫁成本的心理,開發商有嗎?誰也說不準,但在正常的房產交易里面,二手房才要給營業稅,新房購房者只要給契稅。但營業稅屬于企業誰,根據相關的分析,如果是開發商可能會有抵扣稅,這樣以公司名義買房更加實惠。但是,如果二手房給消費者增加這稅費的負擔,市場肯定有博弈。
三、交易時限延長
房價后果:上漲動力不足
理由:以現在市場氛圍來看,如果房地產營改增必然給樓市增加一個重錘,本來銀行房貸已經讓樓市交易時間延長,這樣疊加,房價上漲動力就更不足了。
四、二手房時代加速下行,一手房時代重歸
房價后果:購房一手房的群體更多,一手房房價可能有漲的空間
理由:從06年二手房交易的爆發,到09、10年的大漲,可以真正體驗這幾年二手房市場的火爆,謂之二手房時代的來臨,但2013年開始,全國一手房開發大量增長,一手房的存量、庫存還是當下樓市的難題,如果房地產營改增,勢必讓有營業稅的二手房給予更多交易上的阻礙,一手房沒有營業稅,相反得到更多購房者的青睞。如果以現在深圳樓市分析,一手房價格遠遠低于二手房,哪有不買一手房而選擇二手房的道理?
五、加速當下樓價的下滑
房價后果:房價繼續下降
理由:房地產是這幾年渠道極其稀缺的渠道,但不是。如果發現樓市交易量跟不上,那么房價上漲的空間肯定縮小,此時出臺房地產營改增,再結合樓市當下形勢,必將加速當下樓價的下滑,而且應該會重點體現在二手房市場上;一手房會體現在拍地的信心和政府的定價等方面的改變。
六、業主利潤心態的改變
房價后果:議價成為常態?
理由:房地產營改增說明國家已經重視房產交易部門稅費的重視,業主知道房產的潤利空間的減少,不管是住家的,還是炒客,都應該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業內所謂的實收,會否繼續堅持呢?大連已經出臺政策,要求哪部分的稅費該由誰負責就誰負責,不能轉嫁。
七、剛需客更加自由
房價后果:房價漲幅得到更好的控制
理由:如果一個市場沒有炒客,或者是買方市場,你認為這個市場的價格還會那么嗎?理應得到更好的控制。買賣是你情我愿,沒人買賬,就沒有太好的動力,那時買房就更加自由和自主。
八、轉租的人增多,全國租房時代?
房價后果:房價僵持
理由:相信大家也知道明白,為何房價跌一點那么難,因為有需求,城市的需求要么是買房,要么是租房,總應該有個住所是中國人的理念。如果房產交易難動,那么租房的市場會很旺盛,這可能令人們觀念的改變。中國在租房市場一直沒有太完善的措施,如果將來租房市場炒作,將無法估計市場的發展方向。
九、低總價房暢銷
房價后果:小戶升價
理由:如果真的要交更多的稅,以低總價來繳納,這樣的負擔可能更小,那是否和香港一樣,住宅的空間問題?以目前樓價的高位水平來看,低總價房源已經成為交易量活躍的一個主體,預計未來也更是主流,更是開發的主流產品。
十、買房將是一個難啃的骨頭
房價后果:升價會越來越均衡
理由:談到商品房,買一套房不僅要首付,一大堆的稅費也令消費者十分頭疼,國家想辦法壓縮利潤空間,但控制不了稅費的轉嫁問題,自然讓消費者難受,預計未來商品房將是一個難啃的骨頭。減稅可以增加交易的活躍,但增加稅負,會控制這塊的交易。買房一旦成為抉擇的事情,試問還會那么痛快方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