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租房和買房的話題。我們設置的目標人群:那些貸款買房的在幾十平米左右的城市中低層。
他們可能徘徊在房價的邊緣,咬咬牙能湊出首付,不過付出的是十年甚至是二十年高額房貸壓力。那么如果做租房族可行么?每個月交點房租,剩下的拿去吃喝玩樂,一個城市呆膩了就換一座城市,這樣能堅持多久?
一個標準的房奴樣本:
小 從2004年開始走入職場,到了2007年,身邊的朋友們都逐步開始貸款買房,通常都是夫妻二人加上雙方父母的支持,湊合20萬左右的首付,然后再在銀行申請20年左右的貸款,月供三千至五千不等。
他們有著穩定的工作,夫妻二人的公積金就能夠定月供了,還貸壓力不大。更重要的一點是,工作兩三年的白領正好處于上升期,工資收入不斷上漲,對于房奴們真正壓力大的是在還貸開始的一兩年,因為這一兩年,既要還房貸,還要負擔收房的各種費用,還有裝修的支出。
不過兩年后,他們就沒啥壓力了,可能又開始攢錢買車,或者購置第二天房子了,因為他們的首套房了。只要經濟條件和政策允許,他們就會不斷地買房,因為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小房子換大房子,郊區房換市區房,一套房子變多套房子,租金都能與月供持平。房貸壓力都沒了,這期間房子還在,財富就這樣累積起來了。
租房的小
與那些已經買房的朋友們相比,小 的工資收入并不低。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收入越來越高,小 組的房子也越來越大,房租支出也越來越多。買房的朋友們隨著房子,財富正在大踏步,而小 的積蓄仍然沒有明顯的變化。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就兩點:房子的和消費的控制。明顯沒買房的小 敗下陣來。
從壓力和生活品質角度來看
買房的朋友們在開始的幾年內生活品質會受較大影響,因為收入得先保證月供正常。而且房子可能不會太好,上下班會比較麻煩。租房的小 就不一樣了,一直租住在 ,上下班和購物都方便,生活品質還不錯。
但這 于幾年時光而已,上面說過了,買房族隨著房價上漲,他們有更多的財富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租房的小 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就像一個剪刀差,買房的人剛開始生活品質比較差,隨著時間的轉移生活品質會逐漸改善,越來越好。而租房一族則因為租金的上漲,居住成本持續上漲,更重要的是,無房族的精神壓力更大。
職業規劃
買了房的朋友多會追求穩定的生活,因為月供的壓力讓他們不敢有波動,多也就是談妥了下家才會跳槽。慢慢的可能工作缺乏進取心,求穩的心態占據主導地位。
對于租房族來說,則沒有這個顧慮,有創業等新的機會來了,可以毫無顧慮的投入其中,機遇和風險都無所謂。對于有房一族,除了繼續房子,其他的可能都不會嘗試了。
買不買房
對于很多80后來說,租房和買房可能不是二選一的問題,很多人追求的可能只是娶妻生子,一個穩定的工作和一套房子是前提。買房更是越早越好。
小編要說的是,生活在這個時代,被房價綁架已成事實,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追求。只要你清楚自己要什么并為之奮斗就好了,人怕的就是沒有目標,只剩下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