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房地產市場兩極分化明顯,在契稅和營業稅下調的利好刺激下,一線如北上廣深又是漲價的節奏,“日光盤”重出江湖,單日上漲70萬見諸報端。深圳甚至出現了“包樓慢慢賣的”情形。
不過剛需客總還是要買房的,自己等不起,媳婦等不起,丈母娘更是等不起。在我們看來,淘到好房,至少要掌握這十點:
1、可以買二手房
為什么這點要寫在前面。拿北京來說,新成交的大興黃村地塊(五環外)樓面價達到4.7萬,未來房價將超過10萬,未來一些城市新房豪宅化的趨勢可見一斑。而現有二手房可選戶型就寬松得多,而且可以立即入住。
二手房的問題就是產權需要確定清楚。上海由業主通過某中介門店成交一套了一套被銀行抵押的價值400萬的房產,結果購房者在中介、房主、銀行三者之間輾轉維權,到現在還沒有下文。
年輕的買房者需要重視一點,新建商品房未來會逐漸向城市周邊發展,交通成本逐漸增長,如果配套跟不上是一大問題。
2、小戶型不建議購買
小戶型在二孩出臺后,正逐漸被冷落,除非資金不足,好不要當小戶型的“接盤俠”。小戶型的社區,人口眾多,公共資源人均占有率偏低。針對剛需群體來說,選擇一些小兩居是合適的,再低就顯局促了。
3、交房時間很重要
交房時間是很重要的,特別是買期房。在金融政策頻繁調整的時期,開發商的融資成本出現波動,當前金融政策寬松,融資成本下降,會刺激開發商拿地會相對激進。一些戰線拉的過長的中小開發商一旦周轉出現問題,期房會出現爛尾情況。三四線城市更容易出現這種情形。
4、量力而行
買房不要透支自己的經濟實力,更不要透支父母的晚年生活。年輕人應量力而行,買房可以獲得外部支持,但不能透支,買房不只是湊首付款那么簡單,各種稅費和裝修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通常占買房總支出的一成左右。年輕人買房,月供合適的比例是占家庭月收入的30%,高不能超過40%,否則生活質量會嚴重下降。
5、地段為先戶型次之
地段是房價的第一要素,地段涵蓋商圈,交通等因素。確定好地段后,再根據手頭資金尋找合適戶型房源,買多大房子要根據自己使用目的和成本計算。現在大多數剛需客也是抱著賺錢的心態去買房的。地段必須考慮,即使是未來房價出現下滑,好的地段也是十分抗跌的。
6、周圍5公里
五公里的生活圈內,得有商場,醫院等配套,超過這個距離,生活質量就相對下降了不少。
7、大品牌開發商
上文說過,房地產開發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大開發商在融資和開發這塊都相對更有經驗和實力。買他們的期房更有保障。大開發商成功開發過的樓盤更家保險。
8、慎買大型樓盤
中央剛剛出臺了“街區制取代封閉小區”的意見,雖然各方意見不一,不過還是會推行下去。街區制和大型樓盤是對立的。未來大型社區可能會因為開放社區帶來人流車流過大的問題,居住品質下降。
9、不買建筑密度大的
低密度意味著低容積率,相應的人口就少,居住舒適度上升。
10、遠郊區住宅配件的公寓慎買
這些公寓在遠郊區,居住成本高,是純住宅產品的附屬品,又缺乏租客,商業價值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