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樓市是怎樣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樓市未來8大趨勢,看看買房究竟值不值?
1、大城市的房價還有一段上漲空間。
讓中國人過“買個牙刷也要開車10 ”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價很難回落。加上人民幣貨幣供應量長期偏高,所以房價只能不斷上漲。
2、房產稅的出臺將使樓市未來發生深刻轉變。
房產稅的出臺至少將在以下三個方面逐漸發揮作用:
首先是改變人們的理財觀念。以往可能是買房就發財,但是從房地產稅落地之日起,這一途徑的發財概率就降低了。
其次,將可能改變城市的資源配置。隨著市民納稅人意識的覺醒,人們對于上繳的稅款自然有追問透明度和去向的要求,這一要求倒逼政府部門在資源配置端重新調配資源。
后,房地產稅的出現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此前,由于持有土地、房產的成本極低,很多非房地產企業蜂擁進入這一市場,而且也確實獲利豐厚。
3、計劃生育政策并不會改變樓市發展大勢。
全面放開二胎,這雖然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利好,但還沒到足以改變整個樓市發展大勢的程度。
好處還是一定有的。比如日本,在1992年出現人口拐點后,房地產泡沫破裂,地價大幅下降。而如今,中國樓市的人口拐點也已越走越近。從這個意義上說,二胎政策的放開,對樓市來說將猶如一場及時雨。即將終結的人口紅利,有望因此重獲生機。
4、房地產企業將大量消亡、轉型。
曾經有無數在說,中國樓市正在上演大逃亡,逃亡的路線包括:逃離三四線城市、逃出郊區、逃離高債務、逃向多元化、逃往海外。現在看來,都應驗了。
未來10年,這種趨勢將延續下去,大量中小房企將被收購,轉型,或者死亡。終,國內也許只剩下一百來家大房企,而且是多元化發展的。大量的人員,將離開這個行業另謀出路。
5、未來將有部分新城淪為鬼城或空城。
未來三、四線城市人口總體將持續外流,而一、二線城市人口總體將繼續保持流入態勢。三、四線城市目前商品住房高庫存及滯銷問題已經較為嚴重,而其未來的人口又呈流出態勢,隨著住房供給結構性過剩問題的突出,未來將有部分新城將淪為鬼城或空城。
6、逆城市化很難出現。
很多國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后,會出現逆城市化。也就是城里人到農村買地,建別墅。未來10到20年,中國很難出現這種局面。因為中國人多,耕地少,土地國家。此外,公共資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讓去農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7、商鋪面臨價值重估。
商鋪面臨的大問題是,“提袋消費”(服裝、鞋帽、家電等)日益被網購取代,支撐商鋪價值的只剩下“體驗式消費”(餐飲、電影、培訓、溜冰場)。
傳統商業旺區的街鋪,可能是危險的資產,因為單價太高。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區、新區的綜合體。“一鋪養三代”越來越困難,“三代養一鋪”的悲劇隨時發生。
8、寫字樓跟住宅價格將長期倒掛。
在一線城市,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同樣地段、同樣檔次的住宅和寫字樓(含商務),住宅更貴。
為什么?原因有三: ,商業物業基本上沒有,不能口;第二,商業物業土地使用年限短;第三,管理費水電價格高,一般不能。網絡時代,在家、分散、郊區正在成為時尚,寫字樓的“剛需色彩”不足。一個人在室,可能只需要3平米就夠用了,但對住宅面積的需求是多多益善。
未來這種現象將持續,房地產還是要 大城 區的住宅。當然,如果你希望現金流充裕,就是要好的寫字樓。
了解了以上未來樓市的8大趨勢后,你有沒有想過考慮哪些因素買房才能不貶值呢?
1、地段
地段是取得成功的有力的保證,而決定地段好壞的活躍的因素就是交通狀況。交通的便捷性,是衡量物業是否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條軌交的鋪設,一條道路的打通,不僅會帶動一個區域的樓市發展,還會是一次全新的房產良機的悄然來臨。
2、規劃建設
買房就是買未來,城市規劃建設對置業價值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或許現在很不起眼的位置,由于明天一個城市規劃建設的動工,你的房子可能會迅速。
3、配套完善
對于購房者而言,配套也是在買房置業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擁有完善的市政配套,也就擁有了與財富對話的資本。
4、物業
物業管理是社區的“軟件”,也是具可塑性的。 的物業管理公司和合理的物管費可以為一個小區創造巨大的無形資產。因為社區保養好、物業服務到位等都可以為物業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