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價收入比?研究房價收入比有什么現實意義?我國房價收入比呈現出什么樣的特點?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希望可以給大家實際的幫助。
房價收入比是指房屋總價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我們可以以房價收入比為參考來判斷房價是否合理。一般來說,房價只有在當地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相適應的情況下才算是合理的?,F階段我國各城市房價收入比都是什么情況呢?
據悉,從房價收入比的絕對水平看,我國房價收入比尚算合理,在6~7的區間內震蕩,但是各地區房價收入比差異大,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已經嚴重超過了這個數值,西部部分城市卻低于這個數值。
我國各地區房價收入比呈現出什么樣的特點?
1、 東部沿海地區遠高于中西部地區
東部沿海城市,是一線城市,收入雖較西部地區更高,但面對高昂的房價,收入的顯得無力。北京的房價收入比已連續三年維持在14.5的高位,位列第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蒙古的低房價收入比,僅為4.4,差距十分明顯。
2015年,全國30省的平均房價收入比為7.3,超過平均數值8.5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海南、天津、廣東、福建和浙江;低于全國30省的平均水平的城市有22個,絕大多數為中西部城市。
2.發達城市房價收入比增長率更高
現階段,西部地區商品房的漲幅遠不及東部沿海城市,在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同比增長率方面,前兩位的是上海和北京,增長率分別為31%和20.6%。也就是說,東部沿海城市的居民收入雖然也在增加,但是遠不及房價的漲幅,因此,東部沿海省市房價收入比將繼續攀升,西部地區房價收入比下滑態勢將趨緩。
造成房價收入比呈現地區不平衡特點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區域發展不平衡
東部地區發展較好,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這就吸引了大量有購買力的購房者推動房價快速上漲。人口集聚及投機性需求的大量進入,使得東部地區的房價收入比較西部更高。
2、 生活習俗和理念不同
一些重商氛圍更濃的城市,人們對財富的積累和置業的追求更強烈,這就造成了民眾更樂于通過買房集聚財富。而有些城市享樂意識更強,購房意愿相對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