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房價漲得讓許多人眼花繚亂,對2017年的房價走勢,各種預測也是讓人霧里看花,跌?不跌?漲?還漲? 那么,對于真心想買房的人來說,何時才是買房的佳時機?有業內人士給出了參考指標!
1、 看銀行對房貸的態度
普通買房人看市場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看銀行對買房貸款的態度。一般而言,銀行對貸款的態度比真實、準確,可信度更高。銀行手松,說明市場看好,房價一般呈上漲趨勢;銀行手緊,說明市場風險加大,政策調控,絕大部分賣家著急,買家觀望,房價一般呈下跌趨勢。
2、通過平均價看供需比
平均價格下跌是因為市場上出售的某類房子增多,業內人士說如果供給增多真實需求也增多,則此類房屋的價格持平或者小幅上揚,此時是買不到便宜房子的;如果供給增多真實需求保持不變,則此類房屋的價格立刻下跌,此時才是購買房屋的佳時機。
3、 看推銷房子的中介電話多還是少
中介向你推銷房子的陌生電話少,證明市場行情好,市場上并不缺客戶,這時你買房只能任由賣方開價;房產中介向你推銷房子的陌生電話多,證明市場行情不好,市場上買房的客戶少,跟房東討價還價的機會就多。多少人每個月白白被扣著公積金,卻怎么也等不來自己買房的時機,這種心情是何等的悲催!
對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不要慌亂,有句老話說得好:透過現象看本質。有的時候數據有力還是事實更可靠,需要細細去體會的!我們先來看看房價的本質是什么?房價的本質是房子周邊公共設施總和。這會不會變?不會。這和政策無關。
決定房價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到底是政策還是供需?其實政策短期來說,確實可以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但是長期來看,決定房價的永遠是供需關系。
比如,北京和上海的房價為什么高?難道沒有政策限制嗎?決定北京上海高房價的當然是因為對這兩個城市的旺盛需求量。
而一些人口流入少,經濟發展落后的地方,政策再寬松,房價也不會有大的起色,因為沒人去住。沒有好學校,沒有好工作,各種基礎設施匱乏,各種資源荒蕪。會有需求嗎?那既然沒有需求,會有人去買嗎?沒人去買,房價會漲嗎?
其實,很多問題自己想清楚就可以了,我們要做個明白人。不要今天這個政策出了,昏了。 那個政策出了,又昏了。昏了有用嗎?不解決問題行嗎?
哪些房子能買?好房子和樓市的好壞無關。好房子指的是未來持續有價值增量的房子。它們具有持久的保值性。好房子是哪些?
第一,名校附近教育地產
名校的需求量永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有了孩子的父母,對孩子大的關注莫過于給孩子找一個好學校,為此,甚至可以不惜離開自己的城市,舉全家之力,只是為孩子選擇一個好學校。需求量越來越多,價格只會上升。
第二,不斷發展中的高新產業區
高新產業是一個城市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它所創造的經濟價值無法估量,由于匯聚的是高端人才,收入相當可觀,所以容易拉動這個區域房價。
第三,不斷發展中的金融商務中心
和選擇高新產業區一樣,金融商務中心和高新產業區同屬于高端產業。高端產業必然會帶來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不斷增加的需求自然會有不斷發展的市場。
第四,一線周邊經濟實力強的城市
目前一線城市都處于限購狀態,而一線城市周邊經濟實力強的城市會則會有機會。因為它們自身的經濟實力強,和一線城市又有很好的地緣關系,配套設施會在未來和一線城市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