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次買房的人而言,“建筑面積”、“公攤面積”等專業詞匯對他們而言都很陌生,更別提如何計算了,因此很容易誤入購房盲區,有的人甚至一味追求“零公攤”,其實你可知公攤面積并非越小越好。
通常,房屋的公攤面積是各產權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梯間等公共用房設施面積加上外墻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比如說電梯井、設備間、變電室、管道井、樓梯間、公共門廳過道和共用墻體等。對廣大購房者來說,公攤面積的算法簡單理解就是“商品房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國家只規定共有面積分攤系數的有關計算原則和方法,并沒有規定分攤系數計算結果和大小范圍,根據業內經驗,一般7層樓以下的多層建筑分攤率大概為10%~15%,帶電梯的小高層分攤率為17%~25%,而高層樓分攤率則為20%~30%,還有一些別墅類由于設計及功能不同,分攤系數相差懸殊較大。
雖然說公攤數越大所購房屋的使用面積會越小,但分析稱,公攤并非越小越好,如果過小即意味著配套公共設施規模的縮減,從而影響住宅品質。而一般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面積也會越大,同樣樓層如果越高,隨著電梯及消防等公共設施的增多公攤面積也會越大。后提醒廣大購房者,市場上宣稱的所謂“零公攤”一般多為噱頭。
實際購房過程中為了放心,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規避公攤面積不必要的風險:
一,決定購房前,可以向開發商索要公攤數據;
二,也可以索要建筑設計圖讓建筑專業人士計算;
三,就公攤面積在購房合同中進行約定,從而有效保護自己的權益。
哪些面積不計入公用面積?
即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
高層低于2.2米的夾層、技術層、地下室、架空層;
利用引橋、高架路、高架橋、路面做頂蓋建造的房屋;與房屋室內不相通的房屋伸縮縫;
活動房屋、臨時房屋、簡易房屋、房屋天面上屬 性建筑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
在2.2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計算面積;
小于2.2米的部位,不計算建筑面積;
屋頂為斜面結構房屋,在2.2米以上部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計算面積;
小于2.2米的部位,不計算建筑面積。
挑樓、全封閉的陽臺面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未封閉的陽臺、挑廊,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露臺不計算建筑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