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證上會有總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建筑面積。其中,建筑面積是需要購房者著重關注的,因為這是評估一套房子水平的標準。到底房產證上建筑面積是指的哪些范圍?購房者該怎么計算這個數值的準確性呢?
房產證上的面積是什么?怎么計算?
《房地產權證》上有一般會包括3個面積:總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和分攤建筑面積。房屋的總建筑面積是指建筑物各屋外墻(或外柱)外圍以內水平投影面積之和。一般是根據房管局屬下測繪所所測量出來的數據為準的。在辦理房產證的時候并沒有實物測量,所以有時會產生面積誤差。
面積誤差計算:面積誤差比=(實際計價面積-合同約定面積)/合同約定計價面積×100%。一般情況下,在房屋交易過程中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如果實際面積跟合同約定面積出現誤差的,誤差不超過±3%。如果超3%的則由出賣人承擔,產權歸買受人。低于的,少多少退多少。
房產證面積一般登記為建筑面積,包括套內面積、柱、墻等結構面積和公共分攤面積。
房屋總建筑面積的范圍
①房屋內:夾層、插層、技術層及其梯間、電梯間等其高度在2.2米以上部位都屬于建筑面積;
②房屋通道:房內門廳、大廳,均按一層計算面積;回廊部分(>2.2米),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③樓梯間、電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按房屋自然層計算面積;
④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及斜面結構屋頂:高于2.2米以上的部位,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⑤挑樓、全封閉的陽臺: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⑥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應出入口,在2.2米以上的,按其外墻(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層及保護墻)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哪些情況不用計入建筑面積?
①小于2.2米以下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小于2.2米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②突出墻面的構件、配件、裝飾柱、裝飾性的玻璃幕墻、垛、勒腳、臺階、無柱雨篷等。房屋之間無上蓋的架空通廊;
③房屋的挑臺,天面上的花園、泳池;
④建筑物內的操作平臺、利用建筑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臺;
⑤騎樓、過街樓的底層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
⑥利用引橋、高架路、高架橋、路面作為頂蓋建造的房屋;
⑦獨立煙囪、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線。
如果您對計算建筑面積感到吃力,可以請專業人員進行評估。建筑面積的計算不難,但很麻煩,因為它的范圍難以把握,若是算錯一處地方都不對。所以,小編建議您,建筑面積的核算可以請專業人士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