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的區別很多人都搞不懂,再來個公攤面積,那就更是傻傻分不清楚了。買完房子之后一量自家面積,發現跟開發商說的不是那么回事。歸結到底,還是栽在了沒搞清楚這幾個概念上面。在這里,奉上一份面積分類全攻略,一一介紹建筑面積、使用面積還有公攤面積。
建筑面積
在房屋買賣中,開發商基本上都是以建筑面積來計算價格。房屋的建筑面積包括套內(單元)建筑面積和按規定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兩部分。專業的說法是指住宅建筑外墻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
建筑面積肯定是要大于使用面積的,因為它是在使用面積的基礎上還加上了墻體所占用的面積以及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就是住戶分攤的公共面積,一般是一些如電梯、走廊、樓梯、消防通道等直接為住戶服務的公共空間。這部分空間分攤到每套房中,由住戶共同承擔。公攤面積和房子面積成正比,房子面積越大需要公攤的面積越大。購房付款時,是套內建筑面積加公攤面積的總和。
套內建筑面積
房屋的套內建筑面積是由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和套內陽臺建筑面積三部分組成的。
1、套內房屋使用面積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即住房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
a.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臥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櫥等空間面積的總和。
b.套內內部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c.不包括含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內部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
d.內墻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2、套內墻體面積
套內墻體面積是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墻體或其他承重支撐體所占的面積,其中各套之間的分隔墻和套與公共建筑空間的分隔以及外墻(包括山墻)等共有墻,均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墻體面積。套內自由墻體按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墻體面積。
3、套內陽臺建筑面積
套內陽臺建筑面積均按陽臺外圍與房屋外墻之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按國標《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建筑物的陽臺,不論是凹陽臺、挑陽臺、封閉陽臺、不封閉陽臺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而根據2014年7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版《建筑工程計算面積規范》,主體結構內的陽臺將計算全面積,只有主體結構外的陽臺才能算半面積。
住房使用面積
從字面意思上即可理解為戶主真正所使用的面積。專業的說法是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一般所說的住房使用面積,是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和套內陽臺建筑面積加在一起得出的。簡單點說,使用面積是指每套住戶門內除墻體厚度外,全部凈面積的總和,包括客廳、臥室、廚衛、過道、戶內樓梯、陽臺等。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
使用面積怎么算
使用面積就是建筑面積減去套內墻體面積,一般說來使用面積的比例占總面積的60%到70%左右。合同里寫100㎡面積,真正使用面積70㎡,為了增大使用面積,開發商往往會做出“贈送率”大的廣告,而這些贈送面積會在“陽臺”上做文章。開發商往往會平白夸大房間使用面積,但是房價卻悄悄攤在了建筑面積里。
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的區別
區別1:建筑面積大于使用面積,建筑面積減去室內墻體面積既是套內使用面積。
區別2:使用面積不作為購房價格的計算,購房價格均依照建筑面積的大小來計算。
區別3:包含的空間部分不同,建筑面積包含使用面積、內墻面積、外墻的一半面積以及分戶墻的一半面積的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包括不含內墻、外墻等占地面積的,它廚房、餐廳、客廳、臥室、等可使用的凈面積之和。
其實,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之間的關系的糾葛。一方面,購房者都希望使用面積能越大越好,但另一方面,考慮房屋的質量和戶型,建筑面積很難完全轉化為使用面積。至于公攤面積,如果一味的減少,也會對購房者的居住體驗有所影響。所以如何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房子,還需要多費些腦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