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0平米的錢 20平米的房子,這在誰看來都是一件只賺不虧的買賣,但實際上,“贈送面積”并不像表面看起來那么美好,而是有許多貓膩暗藏其中。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常見的“買房送面積”的情況主要可以分為四種,分為是“買房送花園”、“買房送飄窗”、“買房送地下室”和“買房送入戶花園”,那么它們背后藏著哪些貓膩呢?
1、 買房送花園
一般來說,“買房送花園”是開發商針對購買住宅一層的購房者推出的活動,不少人原本由于一層住宅存在采光不良的弊端而不愿購買,但聽聞有花園可以免費獲取之后便購買了下來,但其實這花園不一定就是你的。
雖說花園是贈送的,但很可能是開發商從公共綠地中圈出來的一塊,所以從實質上講,這塊花園仍舊屬于業主共有部分,一旦購買,后結果要么是拆除,要么就是開放給業主使用。
2、 買房送飄窗
陽光明媚的午后,端著一杯濃茶,斜倚在裝修精美的飄窗上,眺望著窗外美麗的風景,這應該是不少人內心理想的生活狀態,所以才會對開發商“買房送飄窗”的承諾心動不已。
然而,在購買之前,不得不提醒你的是,飄窗在與室內樓地面高差在0.45米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米以上的,需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的二分之一進行計算。也就是說,“飄窗全送”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想要飄窗,你就要多花些錢。
3、 買房送地下室
“買房送地下室”也是開發商慣用的促銷手段之一,同時也是贈送面積的常見形式之一。不少人覺得自己既然掏錢買了房, 個地下室也是理所應當的,但卻忽略了其背后的真相。
按照規定,地下室的一旦超過2.2米,應當全部計算面積,而結構在2.2米以下的,需計算二分之一面積,所以實際上,地下室不是開發商免費送的,而是你自己掏錢買下的。
4、 買房送入戶花園
入戶花園也是贈送面積的常見形式之一,一些人會將入戶花園認定為生活情調的體現,因此十分樂意購買贈送入戶花園的房子,卻不知其中也潛藏著不少麻煩。
入戶花園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屬于樓內的公共空間部分,另一種就是開發商通過兩層挑空的方式偷出來的面積,而且在產權證上只能計算一半的面積,且不會寫入合同,購買者只有使用權,沒有權,一旦產生糾紛也無法得到補償。
總之,贈送面積背后藏著許多貓膩,開發商是不會輕易讓自己吃虧的,一旦購買了有贈送面積的房子,你就要小心提防著那可能會隨時找來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