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證上,房子的建筑面積是61.34平方米,土地證上的使用權面積卻是15.3平方米。房產證上的面積和土地證上的面積為什么為不一致呢?這是為啥?
一、房產證上的面積
房產證上記載的面積是房屋本身的建筑面積,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銷售面積,由以下面積構成。如圖:
建筑面積關系到我們買房要繳納多少錢,因為房屋的總價=每平米的單價*建筑面積;其還關系到物業費的多少,因為每月物業費=每平方米的物業費*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使用面積這些面積又該如何區別?下圖中綠色部分為套內使用面積,藍色部分為套內墻體面積。
二、土地證上的面積
土地證上的土地面積是建房所占用的土地面積,其余房產證上記載的建筑面積的概率不同。
土地證上的面積是按照你家房屋的建筑面積在總建筑面積中所占的比例乘以總建筑面積所占用的土地面積進行分攤的。即(你家房屋的建筑面積÷總的建筑面積)×占地面積=你家房屋的土地面積。
舉個例子:一棟房子占地200平方米,只有一個單元,一梯兩戶,共5層樓,總共10戶,每戶建筑面積均為100平方米,這200平方米的占地面積,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到每一戶人家的。那么,每一戶分攤的土地使用權面積即為2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