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花園洋房”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洋房”這個概念。
洋房來源于上海,19實際中期以后的廣東和上海一帶是與西方交流為密切的地方,西方文明早傳入這些區域。晚清小說家吳趼人在其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就提及“洋房”一詞。
較早期的洋房用別墅來形容更貼切,它是指那些帶有私家花園的宅院,住宅造型為兩至三層的小洋樓,裝修高檔。解放前的上海灘霞飛路有很多這種洋房,大致是下圖的樣子:
上圖這棟洋房現位于上海的延安中路,張學良就是在這里戒去了毒癮,故常稱之為“張學良公館”。這棟洋房按照現在的建筑標準來看,就是的別墅建筑,帶有超過1000平米的私家花園,裝修考究。
如今的洋房
如今的洋房已不再有那般奢華,通常我們將樓層不高于6層(不含上躍)建筑稱之為“洋房”,通常一棟樓有3個單元左右,但仍屬于低密度的中住宅。他們的造型大多是這樣的:
如今的洋房繼承了舊式洋房部分特點,主要的有四點:
一、 綠化率
如今的洋房項目仍然十分看重綠化率,強調獨特的西式景觀。
二、容積率
如今的洋房建筑繼承了舊式洋房在容積率上的,雖然比不上,但按現在的標準來說,已經很低了,通常只有1.2左右,帶電梯的洋房可能在1.5左右。
三、一層帶花園
很多的洋房項目一層帶入戶花園,并且有地下室,頂層則帶上躍,形成6+1的建筑形式。
四、人車分流
很多花園洋房能做到人車分流,小區內部道路和景觀交織。
洋房的好處很多,比如、居住舒適度高,南北通透等。但現在開發商的花園洋房項目除了價格較高之外,還普遍存在臨街建筑的安全性問題,比如下圖:
花園洋房的樓層較低,安全性更依賴于物業服務水平。如果開發商的臨街建筑帶了一排底商,竊賊經底商進入樓上住戶家行竊的可能性很大。
選擇花園洋房項目,一定要選擇安防系統較為嚴格,物業服務水平高、安全意識強的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