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買房的時候,要區分塔樓和板樓,通常會說,塔樓比較高,比較方,板樓比較矮,比較長,但是這樣的說法畢竟比較模糊。到底購房者該怎么區分?同一樓層,板樓/塔樓的哪個位置的戶型更好?
板樓和塔樓的區別
板樓住房密度相對小,一梯不會超過3戶,且戶型一般較好;塔樓住房密度大,一般不會有南北通透的戶型,塔板結合就是在樓房拐角處設置塔樓戶型。具體區別如下:
1、平面圖:塔樓高、方,板樓矮長
塔樓:一般多于四五戶共同圍繞或者環繞一組公共豎向交通形成的樓房平面,平面的長度和寬度大致相同。
板樓:長度明顯大于寬度,板樓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長走廊式的,各住戶靠長走廊連在一起;第二種是單元式拼接,若干個單元連在一起就拼成一個板樓。
2、戶型:進深、面寬各不同
板樓:通過加大進深來增加銷售面積,進深大,采光效果會受影響;一般情況下,板樓寬敞的底層大堂,其占地面積相對較大,可能會使小區的綠地面積減少。
塔樓:不可能戶戶朝南,但蝶形樓和“點式樓”為了使朝南的房子多一些而對塔樓進行改良;一般塔樓底層可建大堂,不同的房型和朝向,價位的選擇余些,但使用率比板樓低。
購房者該怎么選擇?
購房者不管是想看塔樓還是想看板樓,都要對住宅詳細情況進行了解。除了對地段的要求,一般購房者挑選住宅關注的就是價格、環境、戶型,目標購房客戶群的消費水平以及對綠地率、容積率等方面的要求。這決定了房價、綠化率、容積率等指標。
購房者在選擇住宅時,購房者應該先看綠地率,綠地率越高,環境越好,當然價格也越高;
其次,看住宅的容積率,容積率決定了戶型、面積等,容積率越低,居住的舒適性越好,但同樣價格會高些。
板樓如何選戶型位置?
塔樓如何選戶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