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設行業中有著普通住宅與非普通住宅之分,普通的住宅一般會用來作民用住宅,非普通的住宅建筑一般面積較大,商業用途大些,什么樣的是住宅的建設用地?什么是非住宅建設用地?現在就來說說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定義上的區別。
什么是住宅建設用地
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間距內的用地含宅間綠地和宅間小路等的總稱。
傳統的意義上住宅用地,有兩層意義:
1、住宅的建筑基底占地以及它四周的合理間距內的用地(包括宅間的綠地與宅間的小路等)的總稱。
2、供人們日常生活居住的房基地(有獨立院落的包括院落)。包括:
a.城鎮單一住宅用地。城鎮居民的普通住宅、、別墅用地。
b.城鎮混合住宅用地。城鎮居民以居住為主的住宅與工業或商業等混合用地。
c.農村宅基地。農村村民居住的宅基地。
d.空閑宅基地。村莊內部的空閑舊宅基地及其他空閑土地等。
什么是非住宅建設用地
非住宅房屋是只專業用于工業、交通、倉儲用房;商業、金融和信息用房;、醫療衛生和科研用房;文化、新聞、娛樂、園林綠化、體育用房;機關事業用房;軍事用房,等等。
非普通住宅有三個標準:
1、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在1.0以下(不含1.0);
2、單套建筑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不含144平方米);
3、實際成交價格高于同級別土地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
以上三點只要符合一個,即為非普通住宅。反之則為普通住宅。因此,高層住宅和普通與非普通沒有必然的關系,但在實際中,大部分高層住宅都是普通住宅,交易契稅按1.5%收取。
住宅建設用地與非住宅建設用地具體區別如下:
1、綜合用地和住宅用地使用的期限不一樣,因為綜合用地為50年,住宅用地為70年,也就是說要早20年,如住宅使用期限還未到設計使用壽命,如繼續申請使用土地,綜合用地還需補繳出讓金;
2、辦理房產證的時候有可能會辦理成非住用地,水電費可能就是商業水,商業電,比住宅用的要貴;
3、綜合用地是以前規劃多種用途的產物,并不是的都是這樣情況,現在如小區內規劃有商業時不會再按綜合用地的地類發證,目前發證都是分開發證,多種用途的地途,對應相應的終止日期.
在房屋征收拆遷中,非住宅房屋與住宅房屋的補償標準有很大區別。非住宅房,即便相同狀況的房屋及附屬物,拆遷補償也會高于住宅房。除此之外,非住宅房還可獲得生產經營預期收益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