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的時候,各位對戶型優劣、樓低、容積率、綠化率對居住的影響有較為直觀的體驗,但有一種指標:公攤率,大部分人體驗并不明顯。
公攤面積的計算方式
公攤面積指的是各戶分攤的公共建筑面積,它與房屋套內面積之和就是一套房子的建筑面積。在中國,你掏錢買的房子一般有10%-30%屬于公攤部分。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套內面積,但請注意套內面積是大于使用面積的,它還包含了墻里面積和陽臺面積(如果有)。
哪些屬于公攤面積?
一個完整的小區,以下設施將占用公攤面積:電梯井、公共用房、設備間、管道井、管理用房、公共門廳過道、樓梯間、共用墻體、物業值班室、垃圾站和變電室等。
公攤對居住的影響
公攤對居住舒適度有直接影響,所以應合理安排公攤面積。不同的建筑類型,公攤率也有不同。
一般多層及以下,如果沒有底商和地下設備,得房率應該在85%-90%之間,如果是帶電梯的多層建筑,得房率則應該在80%-85%之間;
11層左右的小高層建筑一般得房率在80-85%之間;
高層建筑的得房率進一步下降,一般在75%-80%之間。
公攤率可以偽造嗎?
事實上可以的,大部分開發商都通過各種手段提高得房率,降低公攤率。開發商喜歡在半封閉式陽臺和飄窗上做文章,還有一些開發商改造室內戶型結構,墻體的增加或減少也會改變實際得房率。
房屋的公攤面積一般須以受房管部門認可的專業測繪機構出具的報告為準,該項數據會寫入產權證。
地下室的得房率
上半年,有業主表示自己認購的10平米地下室僅實得4平米,公攤高達60%!實際上地下室的得房率經常不靠譜,以高層住宅的地下室為例,由于高層本身公攤就比較高,在25%左右,而地下室又承擔了公攤部分的配電時、設備間等,公攤面積自然更大!
得房率縮水可以維權嗎?
表示,地下室的公攤尚無明確規定,如果項目通過了審批,維權十分困難。如果業主認為面積存在誤差,可以委托機構出具測繪報告,如果和開發商提供的結果有較大誤差,可以協商處理,協商無效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